新闻中心/ News

  • 为响应国家人才强国与科技创新战略,强化学校在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创新体系中的使命担当,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于2025年11月26日,在资环楼269会议室成功举办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一届青年科学家(学者)国际论坛(生态与环境分论坛),同时在资环楼354会议室设置了分会场。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邀请了来自海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3位青年学者做学术报告,围绕国际学术前沿,探讨学科热点问题,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华东师范大学第十一届青年科学家(学者)国际论坛(生态与环境分论坛)现场院长夏建阳对出席论坛的青年学者、受邀专家以及学院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应邀参会的点评专家阵容。他指出,人
    2025-11-27
  • 外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扩张,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和人类福祉。弄清外来物种更容易在哪些地区取得成功,是入侵生态学想要回答的核心科学问题,也是开展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和预警的前提。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假设外来物种更容易在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相似的地区归化成功,这一假设也构成了大多数外来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基础。但在全球尺度上,该假设的普适性尚缺乏系统检验,且难以解释外来物种在全球呈现的不均衡分布格局。围绕这一问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黎绍鹏团队联合多国学者开展了一项全球性研究,通过构建一个多维度的生态距离分析框架,系统评估了原产地与引入地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如何共同影响外来物种的归化。这一框
    2025-11-26
  • 2025年11月18日、19日,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和永德学校开展环教课。本次环教课的主题为“一棵小树的生态密码”。担任本次课程的讲师有王菁、田浩然、李钰。王菁讲师引入课堂内容课堂开始,讲师们首先从“树能做什么?”这一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介绍了树木对我们的重要性。其中,“一棵大树制造的氧气够10个小朋友呼吸”这个话题让同学们惊奇不已,并让他们对后面的介绍充满了期待。同时同学们也主动地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树木作用。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讲师们通过讲解大树与动物、土壤、人类的关系,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为同学们解释了树木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它为我们带来了什么?同学们积
    202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