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6年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办法 (硕博连读、普通申请-考核)

发布时间:2025-11-13浏览次数:94

一、工作原则

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和维护教育公平为出发点,坚持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查、择优录取的原则。

二、组织管理

1、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成立招生院系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实施研究生招生工作,包括硕博连读、普通申请—考核(以下简称“申请考核”)。

2、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在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的指导下成立报考资格审核小组、专业资格审核小组和综合考核小组。

、报考条件

1、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报考条件。

2、原则上申请人的英语水平须至少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1)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

(2)TOEFL成绩85分及以上;

(3)雅思成绩6.0分及以上;

(4)以第一作者在英文国际期刊发表过至少1篇学术论文。

3、对于个别未达到以上英语要求但科研能力特别突出的考生,经报考资格审核小组审核后,也可以作为遴选对象。

4、硕博连读选拔面向我校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

意向导师

考生在报考阶段选择的导师为“意向导师”,实际录取导师受导师限招数等限制,在录取阶段,将采用导师推荐与师生双向选择等方式,最终确定录取导师。

、申请程序

1、报名

1)我校分秋季与春季两批次组织考生报名、考核与录取,秋季批次考生的报名时间为2025年11月13日10:00至12月11日16:00;若秋季已招满,春季不再招生;是否开放春季批次招生,届时见相关公告。

2)硕博连读考生和申请考核考生应按照“华东师范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华东师范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提示”,完成网上报名。报名系统网址:https://yjszs-ks.ecnu.edu.cn/(路径: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项目—博士研究生报考)

2、提交材料

申请考核的考生需将以下(1)-(8)各项材料合并制作成一个PDF文件(大小不超过20M,内容应清晰可见),文件命名为:“姓名-报考学科-导师-申请考核材料”, 作为附件上传至报名系统。无需寄送纸质材料。

硕博连读考生需将以下(1)、(2)、(4)、(5)、(7)各项材料合并制作成一个PDF文件(大小不超过20M,内容应清晰可见),文件命名为:“姓名-报考学科-导师-硕博连读材料”, 作为附件上传至报名系统。无需寄送纸质材料。

1)封面(注明申请人姓名、硕士毕业学校、报考专业和意向导师、材料项目、所在页码)

2)有效居民身份证(正反两面复印在同一页面);

3)学籍学历材料:普通申请—考核考生按实际情况提交相关材料。

①已硕士毕业并(或)取得硕士学位者提交硕士毕业证书和(或)硕士学位证书(若无其中任一证书,请提供说明)。

②境内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出具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③国(境)外取得硕士学位(毕业)证书者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④境外在读尚未获得硕士学位或毕业者提供就读学校出具的证明,注明预计获得硕士学位或毕业的时间(应为中文或英文件;或其他语种的中文或英文公证件)。

4)本人陈述。包括: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可包括自我评述、学术志向、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拟攻博期间的科学研究计划等,无格式要求)、英语水平成绩证明(国家英语六级证书或其他证明材料,若采用英文一作论文为英语水平证明请用论文首页并注明“英语水平证明”)、硕士研究生阶段课程成绩单(可在考生人事档案保管单位或硕士就读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盖章);

5)硕士期间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参与的科研项目简介及自己在其中的贡献(需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如项目负责人签字、项目申请书复印件等);已有的科研成果: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目录和单行本、专利或其它原创性研究成果等;各类获奖证书及其他可以证明申请人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证明文件或申请者本人认为有价值的申请材料;

6)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供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目录、论文初稿等)

7)个人简历(包括申请人主要信息、经历、报考的专业和意向导师、已有成果、参与项目及贡献、硕士学位论文简介、获奖等,尽量一页纸以内);

8)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须提供学士学位证书、与报考学科相关(一般不得跨学科)的5门硕士学位课程成绩证明。另提供学士学位证书、大学英语六级或其他应试语种六级的证书、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本科毕业证书、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核心期刊的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及刊物封面复印件

此外,必须有报考学科方向内两名副教授(相当专业技术职称)及以上人员出具的推荐意见。具体操作为:申请人通过博士报考系统填写推荐专家信息(请务必填写正确专家的电子邮箱);专家在线提交推荐意见,无需提交纸质版专家推荐信提醒:请考生实时关注系统里的状态,及时提醒专家提交,以免错过系统提交时间,导致报名失败;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务必保证真实有效,一经发现材料造假,即取消其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或学籍。

、考核程序

所有考生的考核程序主要包括报考资格审核、专业资格审核(硕博连读招生方式除外)、综合考核、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等部分。我院依据报考条件等对申请人进行审核(考核),申请人可通过报考系统查询审核(考核)结果。审核(考核)通过者可进入下一个环节。

(一)报考资格审核

1、报考资格审核拟于202512中旬完成。

2、报考资格审核由报考资格审核小组依据招生简章、我院申请考核工作办法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核。资格审核结果请申请人通过报名系统查询

(二)专业资格审核

1、专业资格审核拟于202512完成。

2、专业资格审核由专业资格审核小组负责,对报考同一学科的考生统一审核标准、审核程序,择优确定通过专业资格审核的名单。

3、专业资格审核评判标准如下:

1)硕士阶段学业成绩(最高分10分);

2)外语水平(最高分10分);

3)已取得的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最高分40分);

4)科研、创新潜力(最高分40分)。

专业资格审核成绩低于60分者视为不及格,不可参加综合考核。

4、专业资格审核通过者可参加综合考核。专业资格审核结果请申请人通过报名系统查询。只有进入综合考核名单者才可参加综合考核。

(三)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状况考核

综合考核前,我院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状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多个方面,特别包括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伦理、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此项内容不计入综合考核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综合考核

1、综合考核拟于2026年1上旬前完成,请关注我校研究生报考服务系统的审核结果,以及学院的电邮通知。考生在报名系统中提交的邮箱务必准确无误,因邮箱错误原因导致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综合考核由综合考核小组负责,采用现场面试的方式,从考生的外语水平(含专业外语)、专业基础、科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实践能力、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素养等)等方面进行考核,对考生作出综合评价。

3、考核成绩最终归并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测评三门科目,即考核成绩=外国语成绩+专业基础成绩+综合测评成绩,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考核成绩的总分满分为300分,硕博连读考生与申请考核考生分别按照总分由高到低顺序依次录取。在同一学科同一招生方式内执行统一的考核形式、内容、标准并录取,确定拟录取名单。

综合考核总成绩低于180分,或单科(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测评三科之一)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对同等学力考生在综合考核阶段须加试两门本学科硕士学位主干课程(每门课程满分100分),加试成绩不计入综合考核总分,但单科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4、考生在报考阶段填写的“意向导师”仅作为参考,实际录取要受计划数、导师限招生数等限制。在录取阶段,将采取导师推荐与双向选择等方式,最终确定拟录取导师。

5、硕博连读考生与申请考核考生按招生方式分别进行考核分别按照综合考核结果进行排序与拟录取。

、公示录取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确定拟录取名单并经招生工作小组确认后报学校审定,经审定同意后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公示。未被录取者可通过报名系统查询综合考核成绩。

、联系与监督投诉

1、实行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学校按规定将申请考核入学招收博士研究生工作方案、院系工作细则、报考资格审核通过名单、专业资格审核通过名单、录取名单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和公示。

2、招生、投诉、申诉和监督联系方式:

生环学院招生咨询工作:021-54345445,ecnudesgs@163.com;

生环学院投诉、监督:021-54345416,jjwang@mail.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