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16级本科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堂核心课程——《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8-04-19浏览次数:1138

      2018年4月18日,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以及大夏书院的同学们齐聚三教106,参加了形势与政策课程。来自生态与环境学院的赵泽瑄同学担任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在他的简短介绍下,本次形势与政策课正式开始。


1


      我们有幸请来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吕志峰老师为我们做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化自信》,首先,老师为我们进行了解题,何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文化主题对身处其中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识、反思、批判、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长,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心理特征。

 

2


      接下来老师又为我们讲述了文化自信富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源泉与动力”、“是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心理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的价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一方面是唤起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传统文化热这一现象。但在我们生活中,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汉字的用法却不能被牢牢掌握,谦敬词不当,文言文理解不准确等问题屡见不鲜,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3

 

4


      我们所期待的是什么呢?我们所期待的是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层面的发展和深入,不必刻意强调,而是变成一种习惯,渗透到生活中去,让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并且还要强调科学精神,对待事物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对文化拥有自信,并更好的传承。

      本次形势政策课深受学生好评,同学们也纷纷抒写了自身的感悟,以下为节选。

      孙雅慧同学——在这次关于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讲座中,吕教授的一席话使我受益匪浅。他以幽默的语言、缜密的逻辑和通俗的案例开启了我们对于新时代文化发展及态度的思考。在当下“文化自信”上升为国家政策纲领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发展无疑被提升到一个十分重要的高度,但文化自信绝不是一个架空的概念,我更愿意将这个时代理解为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时代,这是要建立在5000年文明传承的历史基础上的。从文字入手,知其所以然,进而通过文献的阅读,逐步走向文化的理解与升华,正本清源,这才是新时代下身为新青年的我们所应有的文化态度。

      赵泽瑄同学——我们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珍惜价值,古为今用,弘扬精华,创新发展。同时,切记不可跟风,要与传统文化热保持距离,冷静下来,回归文献,以科学精神对待传统文化,用求真求实的态度发扬文化自信。

      戚新悦同学—— 作为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但是当今传统文化是否传承好了、该如何传承却很值得我们思考。而面对当今的社会文化问题,吕老师给了我很大启发,不妨从历史去追根溯源,探究原因,这样更能够从容地对待,包容地看待,并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侯淑一同学—— 今天听了吕志峰老师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讲座,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期望有了新的了解。吕老师就汉字、礼教、历史、诗歌等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对于十九大提出的树立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方式与方法有了更深的见解。新时代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当考虑潜移默化的形式,以此自然形成文化自信,而不是刻意的强调。

      陈璐明同学——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为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在长达5000余年的历史中始终不朽地闪耀着。诚然,我们的文明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面临过内部的矛盾,面临过外部的冲击,却始终能够保持自我,并以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发展、完善和传承。一言以概之,它是联系华夏民族最为紧密的纽带,也是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民族之魂。其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如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民族实情,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关乎华夏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以我之见,新时代的文化道路以传统文化的传承最为重要。一个没有文化传统的民族,正如同无根之萍、无本之木,是缺乏民族凝聚力、注定不会长久的。一个繁荣而悠久的民族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与魅力。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以教育为主要方式。如何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转变,是将传统从一纸经文、所谓经典,转化为人的鲜活思想与认识,转化为真正有利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柱的关键所在。焕发传统文化的活力与生机,决计不是一味地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或是简简单单地束之高阁所能做到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便是这个道理。



 

(作者:孙琳  摄影:金宵羽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