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下午2点半,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成员们齐聚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前,开始了本学期第二次党支部活动。
步入景区大门,国父孙中山的坐像伫立在孙中山纪念馆旁,微笑注视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党支部的同学们进入孙中山故居的小门,这座简约而又精致的小洋楼是1918至1924年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居住的地方。1925年初,孙中山于北京逝世,这幢小洋楼 里承载了国父孙中山人生最后阶段的点点记忆。
进入故居小门后,同学们按规定换上了鞋套,开始了参观之行。在参观之前,党支部的同学们已准备好了针对孙中山故居的解说材料,由党支部成员邓鹏翔担任临时导游并解说,带领大家缓缓地参观各个展厅的历史文物。底层东为客厅,正中置放一套沙发,墙上悬挂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和蒙难一周年纪念等照片,友人赠送的名家书画和象牙雕刻等。西为餐厅,正中置放一套广式红木圆桌和圆凳,墙上有孙中山画像和照片。楼上西为书房,东为卧室。书房中央一张普通写字台,墙周挂有大小不同地图。书房和走廊上,存有中外图书5000余册,内容广涉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和法律。在走廊上,邓鹏翔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了孙中山的思想遗产《建国方略》。卧室里有床、衣橱等,挂有孙中山夫妇民国9年在上海的合影。整栋洋房里的摆设简单朴素,展现了孙中山及其夫人宋庆龄平时深居简出的生活方式。
大家且行且观,慢慢地走进了洋房后面的小花园。在花园里的大草坪前,由洪婧洁、颜鑫悦、邹吉昊鸣及邓鹏翔四位同学向其余党支部成员做了孙中山生平经历的解说。党支部的同学们最后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并现场开展了一次小型知识竞赛。通过讨论和比赛的方式,同学们加深了对于孙中山生平事迹的印象,也更加体会到这位革命先驱者的艰辛不易。
同学正在向大家做讲解
知识小竞赛
在参观的最后,党支部的同学们合影留念,纪念这次富有意义的参观活动。本次活动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红色记忆——革命教育基地参观”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参观革命先驱故居的形式,让党支部的同学们进一步丰富对于革命先驱的印象,了解辛亥革命等重大革命进程中的历史细节,明确自身的历史责任感,从而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
作者:邓鹏翔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