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下午、4月3日下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和研会秘书部的成员们分别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和永德实验小学开展环教课,担任本次课程的讲师为陈浏汀、向韦悯同学。
小向老师进行课堂导入
课程开始,讲师与同学们化身绿叶小勇士,收到一个来自绿色星球的SOS求助电话,引起同学们的好奇与兴趣。随后,讲师展示出一张张黄沙吞城、土地干裂的照片,通过对比黄土高原以前与现在的照片,引出“土地荒漠化”这一主题。讲师抛出问题“土地荒漠化是什么?”并请同学们带着思考观看一段简短的视频,试着回答土地荒漠化的定义与形成原因。通过展示不同类型土地荒漠化的图片,讲师引导同学们根据土地荒漠化的不同分类展开讨论,土地荒漠化分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同学们纷纷举手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想法,讲师对同学们响亮的发言、清楚的表达、全面的思考给予了表扬,并从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两方面总结归纳同学们的发言。
同学们踊跃举手回答
第二环节,小向讲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具体介绍土地荒漠化的危害与防治措施。首先,讲师通过展示土地荒漠化典例——毛乌素沙地的今昔对比图片,同学们直观清晰地看到了土地荒漠化对生态系统的危害。随后,讲师与同学们一起探索土地荒漠化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危害,从而引发同学们思考应该如何行动起来防治土地荒漠化,还绿色星球美丽原貌。紧接着,讲师结合实际生活,有条不紊地列举了植树种草、限制过度放牧、推广节水措施、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开发清洁能源等多条防治措施。
小陈老师介绍沙尘暴的危害
最后,讲师通过展示简单清晰的思维导图,分别从定义、成因、危害、治理四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回顾总结。此外,她们介绍了每年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各国正在采取行动携起手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然而防治荒漠化、建生态文明不仅是国家层面的事,更应落实到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上
通过本次环教课,同学们丰富了土地荒漠化相关的知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得以加强。希望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从自身做起,争做绿叶小勇士,拯救绿色星球。
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
文案:陆依雯
图片:陆依雯 阮雯霞
来源:生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