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深化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培养造就更多上海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今年上海市教育工会开展了“申教名匠”选树工作。近日,“申教名匠”名单揭晓,我院甄广印教授获此殊荣。
甄广印,系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有机固废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教工党支部书记、上海市青联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自2008年起,长期致力于有机固废(废水)高值品绿色转化与碳减排研究工作,聚焦企业技术壁垒、识别共性难题,面对复杂工程挑战,不畏艰辛,突破了有机固废解聚驱水及生物热化学梯级资源化关键技术装备,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一、锲而不舍,勇夺科学研究新高地
2017年,甄广印毅然选择留学回国,入职华东师范大学。他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秉持着“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锲而不舍地致力于有机固废(废水)高值品绿色转化、污染控制与碳减排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工作,矢志科研报国、为党育才。他勇闯科研无人区,甘作“吃螃蟹第一人”。针对世界性难题创新开发技术方法、提出创新理论,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相关成果发表能源环境领域顶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篇(SCI 14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2022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排名1)。此外,他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学术活动50余次,共同发起重要学术大会,担任多个社会职务,彰显责任担当。
二、破局革新,创制美丽中国建设新动能
为有效推动理论创新与产业转化深度融合、双轮驱动,甄广印积极投身科研一线,推动理论创新与产业转化融合,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实现技术“从0到1”突破。他带领团队成功攻克了有机废物超大规模调理解聚与深度驱水的技术难题,引领技术方向,建立完整应用体系,推动有机固废处理重大转变,使我国相关技术装备达世界先进水平。此外,他投身污染控制与资源转化技术的产业化推广,与上海市政院、华东勘测院等龙头企业合作,核心技术应用于全国多地典型有机固废处置工程,服务超亿人,为城市环境卫生面貌改善贡献了华东师大智慧和上海力量,获202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
三、凝心聚力,重构“教-研-智-行”人才培养新模式
甄广印紧抓立德树人,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教工党支部书记,发挥党员引领作用,聚焦课程思政,构建固废方向课程群,撰写中英文教材4部拓宽学生视野;联合国内10余所高校组建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对标产业人才培养需求,开展实践课程教学,支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获华师大2024年度能达奖教金、青年科学家班主任称号等荣誉。他以科研实践育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建立“选拔-孵化-实战”机制,创制协同育人模式,开辟新工科人才培养新途径。
他以身为范,培养本领域急需人才70余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华东师大校长奖学金等24人次。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等国奖20余项,省校级奖项40余项,1项成果入选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相关成果被《人民网》、《青年报》等媒体深度报道。甄广印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挑战杯”、互联网+”上海赛区优秀指导教师奖及华东师大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研究生教育卓越育人奖(导师奖2次、教学奖1次)等。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