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生态发现之旅 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中心校师生走进华东师范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5浏览次数:10

2025年7月12日下午,伴随着盛夏的热情阳光,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中心校师生一行走进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生态发现之旅”暑期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生态科学,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下午13:00,师生们首先来到生态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走进现代化的实验室,同学们被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科研标本和严谨的科学氛围所吸引。在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崔玉雪老师的带领和讲解下,小朋友们了解了大学生的实验课程设置、科研训练及科学研究方法,感受到了高校学习生活的严谨与充实。

 

 

紧接着,同学们移步到了绿意盎然的生态岛。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罗心怡为大家介绍了生态岛的历史:这里原为建筑垃圾堆场,后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团队经过精心设计与生态修复而成,占地面积3534平方米。岛上采用“异龄-复层-常绿落叶混交林”模式,种植了青冈、青栲、红楠、枫香等上海乡土树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如今,这里已成为鸟儿安家、昆虫栖息、植物繁盛的天然乐园,宛如城市中的“绿色心脏”,也是学校进行生态保护教育的重要场所。

生态岛葱郁的林荫下,小朋友们好奇地穿梭其间,时而俯身细看叶脉,时而仰头辨识树影,亲手触摸、用心观察岛上的丰富植被。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不仅认识了多样的树种,更理解了这些绿色卫士如何通过枝丫涵养水土、用根系守护土壤,默默维系着生态平衡。沉浸式的自然之旅,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更真切地烙印在大家心中。

随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前往生态岛附近的樱桃河,准备体验“小小水质监测员”的实践环节。尽管天公不作美,突如其来的降雨让户外采样计划不得不临时调整,但经过短暂休整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丝毫未减,回到实验室,大家运用老师提前采集并准备好的樱桃河水样,亲手操作快速检测设备,一丝不苟地分析水体中溶解氧、pH值、氨氮等关键指标。

 

 

交流环节中同学们踊跃发言,谈及了本次研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收获。有的学生表示,“今天第一次注意到这么多种树木和植物,原来它们背后有这么多科学知识和故事!”。也有同学提到,“参与水质监测让我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也让我意识到每一滴水都来之不易,要珍惜每一份自然资源。”“希望我家乡的水质可以一直很好,我们以后要注意不往河里面乱丢垃圾,保护我们身边的河流!”

 

 

此次“校园生态发现之旅”不仅让学生们走进了大学校园,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也让他们更加贴近自然,理解生态保护的意义。活动充分发挥了高校科研资源的教育优势,为青少年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激发了他们对科学、自然与环境的浓厚兴趣。我们由衷期待,今日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生态种子,能伴随他们茁壮成长,激励他们成为未来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力量。

本次活动受闵行区科普资助项目支持(25-H-04)。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