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学习——生环学院开展 “开学第一课”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4-02-29浏览次数:202

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AI)技术的创新发展,我们该如何学习?如何让AI工具成为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研究、深入学术创造的助推器?2024229日下午,四教106报告厅,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邀请优秀青年教师钟士发老师、22级硕士研究生高源同学为广大师生带来一场生动的“开学第一课”主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嵇渭萍、部分教师以及18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

讲座现场

钟士发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探索和实践,以《机器学习知识科普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向师生们介绍了什么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可以用来做什么、在科学中的主要应用以及具体的科研实例。机器学习在生物学和医学、环境科学、化学、语言处理和文化遗产研究、交通和物流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运用。钟老师结合具体实例,介绍了在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中,机器学习在预测污染物性质、检测异常点、分析特征重要性、发现新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应用,也让大家看到了机器学习在解决复杂环境问题中的贡献。分享后,同学们踊跃提问,从机器学习的使用细节、应用场景到建立专业大型数据库可行性等方面,钟士发老师耐心回答,同学们收获满满。

钟士发老师做《机器学习知识科普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报告


高源同学结合自己在科研中的体验,分享了ChatGPT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模型,以对话方式进行交互,可以用于了解专业名词、论文写作、代码编写等方面。高源同学展示了在日常科研工作中运用ChatGPT的范例。高源同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利用R语言进行科研绘图,通过命令ChatGPT实现代码的编写。此外,他还提供了一些使用技巧—提问时尽可能详细表明目的与想法,并明确所需回答的视角,能够得到更符合预期的答案。在交流环节中高源同学针对如何利用好GPT谈到:在使用的过程中学习,而非完全依赖。GPT等新兴智能工具出现一方面降低了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门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使用者需保持清醒的认知,我们要成为工具的使用者,而不是追随者。


高源同学分享《ChatGPT在科研工作中的应用》


讲座现场

人工智能为未来带来了无限可能,也带来新的挑战。希望同学们面对新时代新变革新挑战,要保持学习的热情、辩证的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持续提升自己的素养,实现卓越而超限、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文:赵悠朵 图:李立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