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产教融合新范式,拓展卓越育人新路径——生环学院举办“面向生态环境行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卓越育人与创新创业实践”研讨会暨师生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12-21浏览次数:53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和相关的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生态与环境行业发展迅猛,高层次创新人才需求旺盛。为更好地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于12月21日在资环楼269会议室举办“面向生态环境行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卓越育人与创新创业实践”研讨会暨师生交流会,活动邀请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就产教融合基地培育、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与双创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同时通过师生面对面座谈形式,就学生关心的创新创业路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交流。

研讨会与会专家合照

上午的研讨会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主持,院长陈小勇、副院长陈雪初、副院长关小红、副院长徐娟、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副主任马爱民以及各专业教师代表张秋卓、谢冰、何岩、何国富、邓泓、宋坤、苏应龙、孙远奎参与本次活动。会议还邀请了来自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东海发展研究院等9家企业专家。

陈小勇院长从学科基本情况、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以及人才培养五个方面对学院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陈雪初介绍了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点建设情况;研究生院马爱民主任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任务要求和改革探索”报告,他指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是我国未来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也是上海市的重点任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产教融合则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和必由之路。

上午研讨会下半阶段邀请张欣、季永兴、叶属峰、杨洁、梁晶、邰俊、时珍宝、沈昌明、李善仁等9位专家分别发言,专家们表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专业人才培养的较好路径,生环学院培养了大量优质生源,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反哺效果;另一方面,处于转型阶段的许多企业需要人才支持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争取更高层次的人才平台,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产教融合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与企业梯队建设,但目前校企合作还面临着学生数量质量、企业导师水平、学校导师与基地导师协作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

研讨会现场

下午的师生交流会由副院长陈雪初主持,专业教师代表张秋卓、何岩、何国富、周小奇出席,三十余位师生参与交流。第一项议程为行业导师创新创业经验分享,自然资源部东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叶属峰带来“海洋生态评价:从环境管理走向生态治理”报告,他从海洋生态评价概念、内涵与方法再到具体案例分析,引发环境管理还是生态治理的思考;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印越分享了“侵蚀型淤泥质海岸生态修复的工程解决方案”相关内容,他从工程技术角度探究海岸带生态修复方式。接着,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碧波水务设计研发中心总经理时珍宝带来“上海市中心城区暴雨灾害应对能力提升的技术路径”相关汇报;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土壤研究所副所长梁晶就“土壤改良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与在座老师、同学们交流。接下来,生环院在读创业学生孟陈、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学生王佳懿以及朱红阳也依次汇报了自己的科创项目,4位专家针对选题新颖性及方案落实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全场师生们围坐一桌,就创新创业路径、创业与生涯规划、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热切讨论。李善仁老师及孟陈同学分享了他们的学习和创业经历,让与会者感触颇深。

专家、学生依次分享及师生交流会

“面向生态环境行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卓越育人与创新创业实践”研讨会暨师生交流会为学校、企业单位、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受到生态环境领域专家、行业领军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及技术骨干、老师及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学院将继续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同行企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卓越育人水平,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学校高水平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文:张淑怡,阮雯霞,束亚男

                                      图:权越,束亚男

审核:陈雪初,束亚男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