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16日、17日下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研会秘书部的成员们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永德实验学校、马桥民办小学开展环教课,本次环教课的主题是:生物与碳循环。担任本次课程的讲师为李炫榕、王雅葳同学。
“原来二氧化碳也会‘环球旅行’!”在生环小课堂上,几十双亮晶晶的眼睛正追随着小讲师们的手势,展开了一场关于碳循环的奇幻冒险。
课程伊始,小讲师们从植物与小朋友对比角度入手,引出二氧化碳这一重要概念。在观看《地球上的碳循环》科普视频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地在学习档案中记录着:有的碳乘着光合作用“热气球”从大气进入树叶,有的碳搭上呼吸作用“小火车”返回空气,还有的碳藏身化石燃料开启“千年沉睡之旅”。这种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让同学们对碳循环有了初步的认识。
讲师们进行课程知识点讲解
在讲师们的讲解与交流互动中,同学们逐渐认识到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如同突然闯入的“快列车”,将封存亿万年的碳元素大量释放。“原来汽车尾气和空调外机都在给地球‘穿棉袄’!”一位同学发出这样的感叹。此外,讲师们还将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融入课程,从概念的内涵延伸到具体的行动方案,让同学们对当下的环保任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同学们在课程中积极回答问题
课程接近尾声时,讲师们强调:“碳循环对于地球而言,如同呼吸系统对于人体一样重要,而我们每个人在保护碳循环平衡这件事上,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就像是人体中一个个细胞级的守护者。”讲师们引导同学们明确自身在环保行动中的责任与使命,同时回顾课程内容,鼓励大家在学习档案中描绘心中的碳足迹之旅。最后,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分享了许多可以力所能及的环保“小事”。
此次生环小课堂,讲师团把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抽象的专业概念化作可触摸的绿色童话,在青少年心中播撒可持续发展的种子。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为守护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案:李微苇 袁思宇
图片:郁梦媛 戴子俊 李微苇 王晓静
来源:生态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