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行政管理岗教师了解学院不同专业教师的研究领域,从2019年开始,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联谊会、管理与支撑教工党支部联合开展“专业教师与你面对面”系列讲座,讲座嘉宾为学院不同研究方向的专业教师,通过生动和通俗易懂的讲解方式让学院行政管理岗的老师们学习和了解其研究领域。2020年5月18日,生环学院青年教师联谊会邀请学院青年教师王嵘在资环楼146室为管理与支撑党支部的党员教师们开展了一场主题为“一花一世界——榕与小蜂的微宇宙”的科普讲座,管理与支撑教工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参加。
整场讲座在王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解中接近尾声,大家都被榕和小蜂构建的“一花一世界的”微宇宙所吸引,多位老师纷纷结合自身的经历阐述在本场讲座中的所学所感,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次组织生活。专业科普讲座的形式让管理与支撑党支部的老师们与学院专业老师增进交流、增加了解,也为在以后的工作中给双方提供了很多便利。
主讲人王嵘老师
本次主讲人王嵘老师,生环学院副教授,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现为: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英国利兹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分子遗传标记解决生态学问题,探索动植物关系及协同进化。王嵘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既熟悉又陌生的榕属植物及其传粉小蜂,讲述它们之间千百年来互利共生的进化秘密,带领大家进入神奇的动植物世界探寻一二。独木成林的小叶榕
首先王老师为大家介绍今天讲座的主角:榕属植物和它的传粉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榕属植物并不陌生,很多人都认识无花果、榕树等,这些都是榕属植物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别称,可能还有些人见过西双版纳独木成林的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榕属植物种类繁多约有800种,王老师今天主要介绍其中的一种,薜荔(Ficus pumila),细心的你可能会上海轻轨3号线的高架桥柱上看到过它的身影。大家可能会有些疑惑,似乎从来没见过榕属植物开花,俗称“无花果”的这类植物是否真的不开花只结果呢?作为一种被子植物,肯定是有花的,其实大家看到的“果”就是无花果的花序,无花果花序发育过程中,花座膨大呈球形或椭球形,小花就长在果实般的肉质花座内侧,整个花序内部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只在花序顶端苞片处有一个小孔与外界相通,人们将这种特殊的花序称为隐头花序。榕属植物隐头花序的特殊结构使其内部形成了一个基本与世隔绝的空间,而传粉小蜂的生活史周期主要在隐头花序内完成,两者构成了一个微宇宙体系。每种榕属只有一种或少数几种昆虫为其传粉,而这些传粉者也只能依赖宿主榕属植物隐头花序中的小花繁衍后代,二者构成了高度专一的强制性互利共生关系。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如此稳定专一的关系呢?王老师接下来从机制层面浅谈适应性进化和种间关系的形成与变迁等。经研究发现,榕属植物会释放挥发性有机物诱导成熟的雌性传粉小蜂识别专一植物并进行传粉与产卵。在薜荔释放的70多种化合物中,其中有3种化合物可以帮助薜荔传粉小蜂寻找到薜荔,同时薜荔在不同部位防御性化合物质差异合成,既可防御昆虫取食,又满足传粉小蜂发育所需,从而形成和维持两者之间的专一性。最后,王老师基于全球变化信息与进化规律预测种间关系与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许多榕属植物已被广泛引种,而引种地缺乏传粉榕小蜂天敌,导致传粉者产卵范围不断扩散,从而减少榕属植物种子产量,影响互利共生关系。榕属植物分布范围快速变化可能增加传粉榕小蜂宿主转移的频率,改变现有专性共生格局,提高发生杂交成种的可能性。文:丁媛媛 图:李立、讲座PPT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