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上级党委关于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要求,增强党员政治素养和历史观念,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于2020年6月28日举办“四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云端红色空间探访专题分享会活动。党支部书记姚芳芳老师首先为党员同学解读了“四史”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提出了“六个一”的活动要求,并对后续党支部活动进行了系统安排。作为本支部“四史”教育的第一次活动,本次云端红色空间探访活动组织党员同学通过“博物在看”平台分组观看上海大学博物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周公馆)、上海鲁迅纪念馆三场直播,了解红色空间背后的故事。直播结束后各小组推选代表集中进行线上分享和交流,夯实学习内容。
分享会首先由孙小伟同学为大家介绍上海大学博物馆。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参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集中众多共产党员,是中共早期在上海一个重要活动据点,一批国共两党领导人和革命骨干曾任职、任教、就学于此。上海大学博物馆包括室外展示区“溯园”和上海大学校史馆两部分,孙小伟同学图文并茂地为我们讲解了李大钊演讲雕像、平民夜校雕像、五卅运动雕像和师生名录墙等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从中我们对我党建党初期在上海的活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于以前不甚了解的五卅运动、黄埔军校与老上海大学之间的联系等等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当时共产党人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力量。
接着田中平同学为我们介绍了周公馆的创办历史、展览陈列和馆藏文物。周公馆即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是1946年总理周恩来在上海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作用。当年,周公馆是国共斗争的最前线,在国民党特务的重围中,周恩来、董必武和他们的战友们将生死置于度外。在白色恐佈中,董必武召开党支部大会,用革命的气节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田中平同学展示的周公馆中的一张张照片和一件件藏品,让我们重温了这段历史,同时让我们体会到这段历史中千千万万革命志士所表现出来的坚定革命信念、伟大革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
最后李倩雅同学为我们介绍了上海鲁迅纪念馆。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名人纪念馆,包括鲁迅的生平陈列、鲁迅墓、鲁迅故居。李倩雅同学重点分享了鲁迅故居及鲁迅生前最后的时光。鲁迅故居复原了鲁迅生前居住时的模样,内部按鲁迅先生弥留之际的样子加以布置,包括庭院花园和3层楼房。《博物在看》对鲁迅最后时光的演绎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位勤劳、奋斗、慈爱、忠诚的鲁迅先生形象,也看到了那一时期在白色恐怖笼罩下踌躇且勇敢的共产党人以及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青年。鲁迅纪念馆不仅见证了鲁迅奋斗的历史,也彰显了那一时期上海的共产党人为革命奔走的奋斗精神。
三位主讲人分享完后,各位党员同学对他们介绍的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评论和感想。刘超男同学认为田中平同学对周公馆的介绍让我们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困难重重的年代,仿佛见到了周总理和其他的革命先烈在周公馆里开展爱国统一战线斗争的岁月。周公馆里的陈设如初,朴素的布置与个人物品让我们再一次被老一辈共产党人不求享受,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人民的精神感动。每一次这样的活动,都会一次次向我们生动地展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希望我们后辈都可以矢志不忘。孙小伟同学认为李倩雅同学对鲁迅纪念馆的介绍内容详实,为我们生动地呈现了鲁迅纪念馆的全貌,让我们对鲁迅同志的生平特别是他在上海的工作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鲁迅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本次云端红色空间探访专题分享会活动,我们对红色空间背后出的历史和人物有了深刻的认识,革命先辈表现出的共产主义精神令我们动容。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广大的共产党员也要时刻不忘历史,在先烈的故事中坚定信念不动摇,让共产党人的精神和新时代同频共振,继续燃烧。
图、文:潘苏峰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