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参加“上海环境问题总体认知和城市环境地质问题观察”校外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7-09-24浏览次数:1401

2017923日周六,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785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地理科学学院柳林老师,我院张勇老师、王莉萍老师、陆文洋老师、罗辅燕老师以及5名助教的带领下,迎着上海的濛濛细雨,一起带着好奇、新颖、求知的心情踏入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这个位于上海市中心、西临人民广场、向全国人民展示上海城市、人文、环境、发展精神的重要窗口。


图片1

在外排队等待进入场馆的同学们,仔细聆听、记录柳林老师和张勇老师对于上海的介绍。“与西安、开封这种历史古都相比,上海应该算是一所比较年轻的城市,”柳林老师说道:“1840年开沪,这等于是上海发展的一个起点。在场馆中,我们会看到许多历史的进程以及相关的历史的图片,包括外滩、原先的租界。”经柳林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对于上海市城市规划展示馆中的内容愈发地好奇了,因此也愈加加快了进入场馆地脚步。

图片1

规划馆中陆家嘴四大标志性建筑

柳林老师指着模型“挥斥方遒”

图片3

图片4

同学们拍摄、记录柳林老师的精彩讲解。

图片1

张勇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外白渡桥名字由来的典故,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来源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是渡。以历史典故,趣味横生地介绍了白渡桥的由来,相信同学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确实能牢牢地记住了我们的历史。


图片1

《情深深雨蒙蒙》中拍摄“依萍跳桥”这个场景时所用背景。

图片1

前往我校交流的西华师大罗辅燕老师也在仔细聆听柳林老师的介绍

图片1


张勇老师向大家介绍上海老房子——石库门。“石库门是早期上海中产阶级所居住的民居,也是老上海的经典建筑。为什么叫石库门呢?是因为这种建筑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在石库门里也发生了许多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些楼里召开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也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我们知道,如今的石库门在完好地保存了中共一大会址地同时,周围也开出了许多现代商业区。在现代中蕴藏着历史,想必这也是上海众多迷人的地方之一吧。


同学们在认真地听讲的同时,也在自己探索着历史。




王莉萍老师也与大家一起外出学习

图片1


在规划馆23楼的夹层上展示的是上海著名的景点与标志性街道,用现代化简约、大方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们都体会到了魔都的“逼格”,也渐渐地感到在国际化大都市学习、生活的幸福。


图片1

柳林老师和张勇老师,就内环以内的展示模型,介绍了上海市的中心城区、黄浦江与苏州河、主要城市路网。

图片1

360度展厅完美地向大家展示了如今繁华的魔都


张勇老师介绍说上海环境保护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是治理苏州河。他风趣地说道:“以前的苏州河到底有多脏呢?有这么一个说法,如果从苏州河桥上往下跳,你不会淹死,而是会在下降过程中被苏州河的臭气给熏死。”说起苏州河的治理,张勇老师介绍道:“苏州河治理的第一件事,就是控制污染源,每家每户的下水道排除的废水,都必须进入废水处理厂处理。其次,就是将苏州河两岸的工厂及仓库都拆除。第三,运用水力学的方法,在苏州河口建闸。在高潮时,将闸门封闭;落潮时,闸门打开,污水全数流出。这样,一个潮水就可以将苏州河的水排入黄浦江,减少污水的往复流动。”经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也对河水的治理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对于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上海地质、地下水的介绍与参观


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了解上海有关的环境问题

图片1

下午,一行人来到了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坐落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占地面积207.63万平方米,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植物园





据柳林老师介绍,辰山属于佘山山系,海拔约70 。明代董其昌记载,辰山在诸山之东南,次于辰位,也以此得名。20世纪由于采石,山的南坡已被削去。在植物园的设计中,这一部分被改造成为矿坑花园。

图片1

位于辰山山顶的辰山塔


无人机拍摄的“矿坑花园”


经柳林老师介绍,矿坑花园面积约39000平方米,这里原来是辰山采石场的西矿坑。根据原有生态地貌改造成了镜湖区、台地区、望花区和深潭区四个区域。矿坑花园具有优良观赏特征的乔木、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包括蔷薇科、石蒜科、忍冬科、锦葵科、马鞭草科、锦葵科、菊科等1000多种植物。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期,辰山南坡被用作开采建筑石材的场地,采石挖掘后留下东西两个采石场遗址。其中西侧采石区在山体开采完后,又向地下纵深挖掘,深入地面六十余米,形成了面积达10000平米的人工深潭,潭水水面离地面30余米,深30余米,悬崖峭壁高30100米。




无人机拍摄柳林老师给同学们介绍岩石与药用植物园中的内容

图片1

绵绵细雨,也淋不走大家的好心情,一把把小花伞凑在一起,成了辰山植物园一道美丽的风景




同学们“成双成对”地漫步在细雨中



静谧的兰花

图片1

憨态可掬的土拨鼠

图片1





图片5

与植物合影留念的同学们

图片1

全体老师与助教合影

本次外出实践是2017级新生入校以来《环境问题观察》课程第一次活动,在新生入学后第二周的外出实践课程也让同学们对本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环境问题观察》不仅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也建设了网络在线课程,已于20173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成为宣传我校环境专业建设成果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现可登陆中国大学MOOC参与本课程的第三次开课。该课程从新生入学即开始,结合《环境科学概论》课堂讲解,通过参观和考察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辰山植物园、吴泾第二发电厂、老港垃圾填埋厂(垃圾都去哪儿活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览馆、苏州河梦清园水污染治理展示馆、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崇明西沙湿地、可口可乐公司、SGS公司环境实验室、紫竹科学园区、上海市环境监测站、上海华闵环境科技公司、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公司等单位,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以环境问题观察为起点,了解环境现状、理解社会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深入思考、激励专业学习,为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奠定基础。


撰稿:毛萱杭;编辑:李培聪

摄影:胡诗朦、毛萱杭等;无人机摄影:杨欣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