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启未来 赋能生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召开春季学期全院教师大会

发布时间:2025-03-06浏览次数:33

2025年3月5日下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召开春季学期全院教师大会。学校信息化治理中心刘志鹏主任、陈洁副主任受邀参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全院教职工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嵇渭萍主持。

会议第一项议程为“信息化服务进院系”宣讲活动。刘志鹏主任以“数智跃升:AI在华师大”为题,全面介绍了学校的数智跃升计划及其重点任务。他详细阐述了学校从无到有构建起的数智治理“驾驶舱”,利用AI重塑学科专业生态、赋能教育教学。在信息化服务方面,学校打造了专属的AI门户,并成功接入DeepSeek系统等先进工具,通过智能化平台实现治理数据的实时共享及可视化呈现。此外,刘志鹏主任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案例剖析,展示了学校在智能化解决方案方面的探索与应用,有效推动了老师们研究视野的拓展和工作效率的提升。

会议第二项议程为本学期重点工作通报环节,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各自分管条线进行了工作通报。

学院本科教学秘书王娟娟代副院长徐娟详细通报了本学期本科教学的重点工作。她首先介绍了教学运行方面的新举措,着重解读了课程计分方式调整、听课要求变化等内容。随后,概述了教学建设的主要任务,实践教学环节相关的双创、竞赛计划的推进,教学质量评定办法修订等工作。

学院副院长陈雪初围绕研究生招生、教学质量、产教融合、双碳大赛、学位授予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本学期研究生培养工作,他指出产教融合要贯穿专业学位教育全程,积极推进资源与环境专业进入我校“卓越工程师学院”。在实验室安全工作板块,陈雪初介绍了近期实验室安全检查情况,肯定了学院整体安全状况的改善,同时也强调要落实安全问题“即时即改”,全方位保障学院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学院副院长关小红围绕我院本学期的“科研及国际交流工作计划”向与会教师进行通报。在科研方面,关小红详细阐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的重要性,并特别指出,本学期学院将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与人工智能两大学科的交叉融合,争取早日成立环境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学院党委副书记(挂职)王晶晶围绕四大核心议题对学生工作进行了全面通报。首先在促进就业方面,学院将加强职业规划服务,提供就业技能培训、优秀校友分享及组织招聘活动等支持。其次在双创培育方面,学院将对接重大赛事并启动“青杉杯”科创精英挑战赛,打造学院学生双创项目培育的“蓄水池”。同时,深化“小青杉”生态文明实践团队的品牌化运营;持续强化学风建设,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及心理健康关注,为学院营造良好的学风氛围。

学院院长陈小勇就学科建设最新进展及2025年度财务预算概要进行了通报,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基金,为学科发展赋能;同时部署了双一流学科的数据填报工作。他强调经费要精准投放,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为学院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支撑。此外,本学期学院将统筹谋划自然教育工作,为学院发展探索新的增长点。

院党委书记嵇渭萍就学院近期的重要工作进行了详细通报。她首先通报了2024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情况。展望2025,嵇渭萍强调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一融双高”目标做好谋划,加强凝聚力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稳步推进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建设专项巡察整改工作。此外,学院还将致力于稳定和优化师资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学院的进阶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盘整楼宇空间资源,继续打造公共空间,更好地提升学院的“温度”和“热度”。

春季学期的教师大会与“学雷锋日”不期而遇。尽管时代变迁,但雷锋同志的钻研精神如同“钉子”般坚韧,历久弥新。面对人工智能浪潮和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学院主动拥抱变革,全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深度融合。在AI时代的洪流中,学院教师将秉承“钉子”精神,不断精进数字技能,提升工作效率,为卓越人才培养添砖加瓦。

文|吴丹 袁思宇

图|吴丹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