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塘圩田是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常见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人地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与其他农业生产方式相比,“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基塘种养模式具有生产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堪称中国农耕社会最为高级的农业形态。在《城乡生态保护的中国智慧与实践》课程中,我们先后考察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和南浔荻港村的桑基鱼塘。两者都典型的基塘湿地,是原住民长期以来农耕和渔耕的结果。这种特定的耕作模式造就了由鱼塘斑块构成的鱼鳞状大地景观单元,表现为柿基、桑基、竹基、柳基等多种类型的基塘循环耕作系统。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两者虽然在外貌形态上保持类似,但其功能已是截然不同。我们第二小组结合各自的专业背景,对桑基鱼塘不同的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开启了思考与展望。
一、行程概述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7.4
西溪湿地在早期是一个富饶的农耕区域。农民们利用湿地资源修建了基塘系统,通过划分湿地成一系列相连的小池塘,用于种植水稻和其他湿地农作物。基塘农耕形式在这里发展了数百年,成为当地农民生活的重要方式,为农田的排灌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过去西溪湿地的形态和功能主要是基于基塘农耕形式的农田耕作,包括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同时,它也具备水利管理和生态功能,为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参观结束后,张巍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西溪湿地的发展历史、综合保护工程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张聪聪、方菁老师一同解答了同学们在景观规划、环境治理、原住民去向及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对西溪湿地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南浔桑基鱼塘/7.6
浙江湖州和孚镇是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拥有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生态养殖模式。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始于公元前770-403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有2500多年历史。历史上为了解决低洼地的洪涝灾害问题,区域内的劳动人民逐步创造出“塘中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循环农业模式,最终形成了种桑和养鱼相辅相成、桑地和池塘相连相倚的江南水乡典型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并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和鱼文化。
7月6日,实习队伍来到浙江省湖州市南浔荻港村桑基鱼塘考察。在湖州蚕桑首席专家楼黎静老师的带领下深入了解了该地桑基鱼塘生产模式。
随后,实习队伍跟随荻港村村长参观了荻港村及村史馆,继续了解这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荻港村的桑基鱼塘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生动体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价值,值得我们用心去探索和体会。
二、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我们在初高中的地理课程中多少遇见过的老朋友了,然而初次面基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所谓不是每一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一种岸上种桑树的鱼塘都叫桑基鱼塘。桑基鱼塘中的基在珠江三角洲称之为池埂,在太湖流域称之为田或塍,由池塘底泥堆叠而成。南海博物馆邓芬的研究认为,桑基鱼塘最早的文献记载于《广东新语》。桑基鱼塘是指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高效人工生态系统。
一般认为,桑基鱼塘由水、陆2个生态系统构成。桑基陆生系统是由桑树吸收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来促进桑树的生长发育,为养蚕生产提供蚕的饲料。单纯就陆基养蚕生产而言,是由简单的二级生产组成:产出物为桑叶的桑树初级生产和产出物为蚕茧的家蚕次级生产。而鱼塘水生系统则是部分蚕沙直接供鱼食用;部分蚕沙经水中生物分解产生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通过光和作用生长和产生氧气,并促进浮游动物繁殖,由此满足各种食性鱼类的饲料需要,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通过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约含25%未消化桑叶)喂鱼、塘泥培桑,使水、陆2个生态系统由蚕沙和塘泥联结与相互作用,栽桑、养蚕、养鱼相互依存、循环发展,产生了古人所称的"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
而在技术要素层面,也需要兼顾产出效益和维持桑基鱼塘稳定等多方面考虑,对桑树品种,鱼类品种与比例,鱼塘面积形状等方面加以细致的规划。
而在时空维度,桑基鱼塘也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相遇关口的一种文化智慧,为解决水患与生产间的矛盾,人们经过长期摸索,终于找到了对策:将低洼渍水地就势深挖成塘、蓄水养鱼,堆土成基,基上植桑,发明了桑基鱼塘模式。
同时,作为一种优秀而独特的农业生态系统和土地耕作制度,桑基鱼塘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十分突出,包括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同和适应性以及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促进性。
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桑基鱼塘出现了以下变化:桑基鱼塘生产大面积萎缩和被取代、桑基鱼塘文化被遗弃或濒危、桑基鱼塘的认识存在误区和不足。
因此,对桑基鱼塘加强保护与应用便刻不容缓了。课程实践地点中我们所到达的荻港村里,向现代生态农业转型、开发为旅游休闲与科普教育基地等措施思路也在逐步推进。相信在未来,桑基鱼塘这一闪耀着中国智慧的农业文化遗产能够发挥更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作用。
三、对比西溪湿地与南浔桑基鱼塘
1.相同点:
(1)水利管理:两者都需要进行水利管理,以保持合适的水位和水质。桑基鱼塘通过调节鱼塘水位,为可持续的鱼类养殖提供适宜的水环境。而西溪湿地中的基塘系统也需要通过排灌控制水位,在暴雨严重时节消除水患。
(2)生物多样性:西溪湿地和桑基鱼塘都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在两者中,水的存在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条件,吸引了许多野生动植物生活其中。在西溪湿地,许多候鸟在迁徙时选择在此栖息或繁殖。而桑基鱼塘则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食物来源,吸引了多种水生生物。
(3)社会与生态价值的结合:西溪湿地和桑基鱼塘在保留传统农耕方式的同时,也注重赋予更多的社会服务和文化价值。它们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为基础,吸引着游客和研究者,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农业生产、就业、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服务。
2.不同点:
(1)政策设计: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保护,建立了完善的生态保护政策和管理体系,旨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南浔桑基鱼塘:南浔桑基鱼塘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通过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转型。
(2)利益相关参与者: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的利益相关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生态保护组织、游客、周边居民、商家等。政府部门扮演着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角色,生态保护组织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支持,游客、周边居民和商家则从湿地旅游中获得经济利益。
南浔桑基鱼塘:南浔桑基鱼塘的利益相关参与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农民、游客、相关旅游企业等。政府部门扮演着政策引导和管理的角色,农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获得收入,游客和相关旅游企业提供需求和服务。
(3)系统模式机制: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的管理借鉴了国内外湿地保护的先进经验,建立了多级管理体系,包括政府部门、生态保护组织、社区参与等,以确保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南浔桑基鱼塘:南浔桑基鱼塘的管理主要依靠政府引导和农民参与,通过赋予农民经营权、建立管理机构等方式,实现农业与生态旅游的有机结合。
(4)生态经济转换:
西溪湿地:西溪湿地的生态经济转换主要体现在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等方式,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南浔桑基鱼塘:南浔桑基鱼塘的生态经济转换体现在农民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的过程中,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等方式,提升农民收入,并保护传统农业文化。
3.优缺点:
(1)西溪湿地的优点: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便利的区位特点,政府的政策保护和管理体系较为完善,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商家投资,为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展示了湿地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典范。
(2)西溪湿地的缺点:由于过度开发和游客过多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面临压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可能受到威胁。此外,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导致原生态和传统文化的破坏。
(3)南浔桑基鱼塘的优点:保留了相对原生态的乡村风貌,注重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游客提供了远离城市喧嚣的休闲环境,具有较好的生态文化体验价值。
(4)南浔桑基鱼塘的缺点:交通不便利,发展规模和旅游设施相对较小,面临着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挑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投资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西溪湿地和南浔桑基鱼塘在区位特点、政策设计、利益相关参与者、系统模式机制、生态经济转换、生态文化的关系以及优缺点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地推动生态经济和文化的转型发展。
四、思考和展望
1.物理师范专业 陈霆轩:物联网在城乡生态保护中的潜力和作用
(1)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
物联网可以部署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湿度、能源使用等。这种实时监测可以帮助识别环境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精确管理,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城市基础设施和能源管理
物联网可以连接和监控城市的基础设施,如能源系统、供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实现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通过物联网连接的传感器,可以收集能源使用、供水量、废弃物产生等数据,实现对城市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优化能源分配、提高供水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
(3)农业和农村地区发展
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被称为农业物联网,可以提供智能农业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连接的传感器和设备,可以监测农田土壤湿度、气温、光照等环境参数,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对于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物联网还可以推动数字农村建设,提供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和农产品溯源等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发现文学韵味
历朝历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将西溪湿地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作为游历和隐居之地。他们在这里赋诗作文,留下许多佳作。我认为规划和管理人员可以将其利用起来,在景区内通过各种形式展现诗词文章之美,例如开展诗词文化活动等,为景区增添文学韵味。
浦派萦回误远近,桥岛向背迷窥临。
澄澜方丈若万顷,倒影咫尺如千寻。
泛然独游邈然坐,坐念行心思古今。
菟裘不闻有泉沼,西河亦恐无云林。
岂如白翁退老地,树高竹密池塘深。
华亭双鹤白矫矫,太湖四石青岑岑。
眼前尽日更无客,膝上此时唯有琴。
洛阳冠盖自相索,谁肯来此同抽簪。
(2)文化保护传承
我认为应该将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和鱼文化与荻港渔村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相结合,在不改变村落原本样貌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并通过合理的开发加以弘扬和保护。
老舍之子舒乙先生发表的作品《最好的江南小镇——荻港村》中,对这个清幽、古朴、纯粹的古村赞叹不已。这里四面环水,河港纵横,五十多座古老的小石桥静卧在绿水碧波之上。至今,古村依旧保留着青堂瓦舍,回廊曲巷的传统风格,展现着江南水乡的文化魅力。
这是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村落,她静谧地守护着这里的景、物、人以及历史变迁,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洪流中,如何守护她的一方宁静,守护她的文化与命脉,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并付诸努力的事情。
3.地理科学师范专业 李瑞欣:城乡生态保护中的地理研学展望
如今地理研学已经越来越成为地理教育的一大热点,对标课标核心素养的地理实践力,同时对于开展跨学科教学大概念教学等新型热点教学模式助力很大。本次实习课程我们所途径了不少地点都设置有研学基地,这是令人开心的,然而通过观察也可以看出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例如研学基地本身内容设置的低龄化或者单一化,可能无法很好满足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求;再比如缺乏相关线上配套资源,例如云观展等技术;以及目前教师与师范生所设计的研学课程与现有研学基地设置难以匹配与联系等,导致很多课程设计成为空中楼阁,而研学基地内容也难以注入活水。
比如说我之前曾于初中所开展的地理标志产品相关拓展课程,由于难以进行实地或线上研学活动,课程设计未能完全落实,从而导致效果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纵使有照片视频等支架作为课程资源辅助,终究不如学生在农庄农田里真正感受一下来得生动有趣。
因此希望在未来,研学平台能够得以构筑,将有跨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研学课程能够落于自己教育生涯的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