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4日-6日下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研会秘书部成员们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永德实验小学和马桥民办小学开展环教课,担任本次课程的讲师为黄曼娟和王雅葳同学。
课程开始,讲师们先由一个视频引出今天的“主角”——臭氧,并抛出问题“什么是臭氧呢?”臭氧是特殊臭味的淡蓝色气体,空气中含量低时,无色无味。讲师又向同学们拓展生活中臭氧的应用,比如用作漂白剂、空气净化剂、消毒剂等。紧接着讲师提出问题并引导同学们思考“既然臭氧这么有用,我们为什么说它是空气污染物呢?”,由此引出臭氧是一把双刃剑,在近地面的臭氧会污染空气进而会危害人体健康。
小王和小黄老师讲解
在第二环节,讲师们向同学们介绍地球的三大圈层,并抛出问题“空气的组成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空气并回答问题,讲师补充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作用:人类呼吸、传播声音和保护地球都离不开空气。接下来讲师通过图片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了雾霾这一空气污染,由于法律及相关政策的完善和各个部门的关注,雾霾防治效果显著。与此同时,地表臭氧成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引起大家的关注。讲师展示了2024年4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报告中臭氧含量,空气中的臭氧虽然看不到,闻不着,却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生活。
小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雾霾
在第三环节,讲师让小朋友们思考:近地面臭氧的危害有哪些,并请同学们进行了回答,有的同学说:“臭氧会对我们咳嗽和头疼”,有的同学表示:“臭氧会让小动物生病”,还有同学提出,“臭氧会让花朵枯萎”。讲师对同学们的回答分别给予肯定,并从对人类身体健康、生活生产和大自然这三方面补充介绍了臭氧的危害。
同学们踊跃回答问题
最后一个环节,讲师和同学们一起探索人类活动产生的臭氧,同学们踊跃回答,讲师进行总结。人为源可分为固定源和移动源两大类,其中固定源包括化石燃料、秸秆和木材等生物质的燃烧,溶剂使用、石油化工、炼钢炼焦之类的工业过程等;移动源包括船舶、汽车、工程机械等。接下来,讲师通过一系列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从源头减少臭氧危害的方法:倡导清洁取暖,不焚烧秸秆、垃圾,倡导绿色出行等等。讲师也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可以为减少臭氧危害做什么?”大家踊跃发言,“出行选择地铁、公交”、“骑共享单车”……。接下来,讲师又通过一个视频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臭氧污染,以及如何判断其为臭氧污染,由此引出同学们该怎么去做好个人防护,比如:夏秋季外出应尽量避开臭氧浓度较高的午后时段,以减少接触到臭氧的几率;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
两位小讲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课程的最后,讲师通过“课堂知识大闯关”的形式总结课程内容并向同学们答疑解惑。希望同学们可以正确认识 “臭氧”的好处和危害,并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臭氧排放和做好个人防护。从自身做起,做一名保卫“大气”的小卫士!
文:郁梦媛
图: 王星宇 王艳艳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