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下午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75期光华学术论坛在资环楼435室顺利举行,本期论坛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陈迎老师主持。
上半场的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刘慧颖老师课题组的江陆航同学,他口头报告的题目是《青藏高原地表与立枯凋落物分解的不同主场效应》,其研究发现湿地生态系统下地表凋落物比立枯凋落物更快分解,立枯凋落物也可能存在主场优势效应,凋落物质量在维持原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位汇报人鲁春燕同学进展快报的题目是《多栖息地景观具有更高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并且功能更加优化》,该研究表明:多栖息地景观在物种多样性与交互均匀度、群落结构稳定性和昆虫授粉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第三位汇报人是来自郭文永老师课题组的高源同学,他进展快报的题目是《人类世全球归化树种β多样性的改变及其驱动机制》,他的研究发现不同区域归化树种物种的组成和进化历史越来越相似,而且在人类世,影响归化树种分布格局因子的贡献率发生了改变。
江陆航同学作报告
鲁春燕同学作报告
高源同学作报告
下半场的第一位汇报人是来自黎绍鹏教授课题组的王静茹同学,她进展快报的题目是《草地群落稳定性对营养添加的多维响应》,该文章表明富营养化显著降低了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的抗干扰性和时间稳定性,且可能改变了某些维度间的关系,但整体高维结构未发生显著改变。第二位汇报人杨偲越同学进展快报的题目是《统计平均效应是演替过程中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的关键中介》,该研究表明:统计平均效应是减少物种演替不同步的重要因素,也是多样性-稳定性关系的主要中介,且这种中介效应不随演替而改变。第三位汇报人是来自周小奇老师课题组的吴海坤同学,他进展快报的题目是《热带泥炭地排水沟渠中甲烷的归趋》,该文章指出:甲烷氧化过程减少了排水沟渠的潜在甲烷排放,特别是在溶解氧浓度较高的环境中,东南亚地区排水沟渠网络的广泛存在及其对泥炭地甲烷排放的显著贡献。
王静茹同学作报告
杨偲越同学作报告
吴海坤同学作报告
汇报结束后,陈迎老师与郭坤、王辛辛两位点评嘉宾对所有汇报人进行了点评,最终评选鲁春燕、高源两位同学为第七十五期光华论坛“最佳汇报奖”获得者。
汇报人合影
最佳汇报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