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微笑——五谷杂粮创意手作 | 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赴紫小和永德学校授课

发布时间:2025-11-03浏览次数:23

2025年10月28、29日下午,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永德学校开展环教课,本次环教课的主题为“丰收的微笑——五谷杂粮创意手作”,担任本次课程的讲师为金佳一、陈豆豆和潘昕阳同学。

讲师金佳一正在课前介绍

课程开始,讲师们展示了几幅制作精美、栩栩如生的粮食画,以此向同学们介绍了粮食画悠久的历史。讲师们借助图画,引导着同学们去分辨图画中所出现的不同颜色是分别使用了什么种类的五谷。在听完讲师们的介绍后,同学们对于粮食画有了更加形象的认识。

讲师潘昕阳正在讲解五谷杂粮是什么

讲师们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五谷杂粮的图片,并让同学们尝试着能否辨别出自己认识的几种谷物。随后向大家科普了传统的五谷杂粮究竟是什么。各色的谷物与其新奇的分类,激发了同学们对粮食的兴趣。

正在认真作画的同学们

最后,讲师们让同学们发挥想象,亲自体验了粮食画的制作过程,通过让同学们计算出自己图画中所用五谷的数量,让他们直观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我们该如何做到不浪费粮食。同学们积极探讨自己在生活中能做出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养成按需准备食物、打包带走吃不掉的食物等习惯,以自己的一份力,加入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

正在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节约粮食是文明社会的底线良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从春种秋收到颗粒归仓,每粒米都凝结着农民弯腰千次的辛劳、土地休养生息的馈赠。当我们用"光盘行动"守护餐桌文明,不仅是在传递"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更是在为地球减负,在为可持续发展蓄力。同学们对于该如何从小事入手来节约粮食,也有了自己的答案。本次小课堂生动有趣,也富有哲思,让节约成为习惯,让珍惜化作自觉,这是对劳动投以最深情的致敬,也是对人类的命运投以最深邃的关怀。

文案:狄乐遥

图片:李盛泉灵 李妍 郑惠茹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