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刘婕一行人首先来到丽江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丽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和应用技术学院的校内实训室进行参观。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母校,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师德教育馆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和无私奉献的育人故事,张桂梅老师的精神感召着在场的每一位参观人员。在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丽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等场馆,刘婕一行深入了解了丽江高山植物资源和多民族融合的特色文化。
参观丽江市张桂梅师德教育馆、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丽江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
在双方的座谈会上,应用技术学院院长高培仁首先对刘婕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华东师范大学在丽江师专学科建设、专升本等工作中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高培仁介绍了学院办学基本情况,希望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华东师大其他兄弟学院能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提质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争取协助丽江师专应用技术学院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中取得突破。刘婕对丽江师专在学院《丈量美丽中国》课程开展时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向与会人员着重介绍了学院开展有组织科研、本科育人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特色工作。刘婕表示,沪滇本是一家人,虽然相隔千里但一直守望相助。丽江有极具地域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都是丽江师专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源泉,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将一如既往做丽江师专的“好兄弟”,双方要不断加深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回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在新时代谋新局、建新功。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学院院长高陪仁发言
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发言
在工作交流环节,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周天舒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学院两大品牌实践育人课程——《环境问题观察》和《丈量美丽中国》的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设概况。结合应用技术学院现有课程资源和模式,双方对未来课程建设方向进行了探讨。
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周天舒做工作交流
6月9日的交流研讨围绕听评课、专题讲座、党建联学共建等内容展开。目前,丽江师专正在积极申报专升本。为了更好的应对学校发展和社会需求,应用技术学院迫切需要在课程质量建设、学科建设转型、开展有组织的科研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在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特别邀请了在教学、科研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为丽江师专送课上门、送教上门。
在听评课环节,生命科学学院教师栾瑞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周天舒、刘敏分别对应用技术学院杨金兰老师的小学科学探究课进行了点评,双方对课程设计、课题任务推进、课程案例展示、师生交流互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随后,栾瑞红老师为与会人员围绕小学科学探究带来了一堂示范课,栾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向大家展示了如何上好一堂小学教育课程。
双方开展听评课
栾瑞红上小学科学探究示范课
专题讲座环节,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以《在优雅学府中培育卓越学子——在华东师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题,为应用技术学院师生介绍了华东师大校史沿革、办学理念、学科设置、科学研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刘婕表示,华东师大同丽江师专一样都是培育人民教师的摇篮,希望两校能不断加强沟通合作,有更多的丽江师专学子能到华东师大深造,共同为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振兴贡献力量。
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做主题分享
学院教授刘敏以《如何上好一门课》为题,为应用技术学院大一新生分享了自己多年的一线教学心得。刘敏谈到,肯学、能干、做好、做成是上好一堂课的秘诀。作为一名教师,注重学生和同行的反馈、常回顾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华东师大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刘敏做主题分享
6月10日,刘婕一行前往宁蒗县生态环境监测站进行实地调研。双方就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调研宁蒗县生态环境监测站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近年来积极参与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与丽江师专应用技术学院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组织多场专家报告为应用技术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基金申报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主题教育期间,学院党委同应用技术学院积极联动,结合对方需求邀请课程教学专家与应用技术学院教师深入交流,以实际行动答好“教育何为”。
作者、图片:张琪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