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增强毕业生爱党爱校情怀,引导广大毕业生坚定信念、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奋斗的新征程上书写“出彩答卷”,2023年6月15日上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在闵行校区第二教学楼123开展毕业生离校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辅导员吴丹、瞿轶雯、姚芳芳,专职组织员张琪以及全体毕业生同学参与本次教育活动。活动由辅导员吴丹主持。
专职组织员张琪老师以“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为主题开展党员离校教育,向毕业生党员讲解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相关事宜,从“为什么要转接组织关系”引入,向党员同学们强调转接组织关系的重要性,从国内、国外、预备党员三种情况介绍转接工作的流程与具体开展办法,为同学们解答了相关问题,最后张琪老师勉励同学们在日后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为毕业生同学送上了毕业祝福。

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老师做“以习近平青年观指引新时代青年走好成才之路”毕业生主题教育党课,带领同学们再一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路葵老师在党课的第一板块中结合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及青年成长成才的殷切期盼,从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与发展展开叙述,回顾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青年观”的讲话中,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励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与青年保持着密切的互动,重视青年、培养青年、爱护青年,也始终贯穿于总书记的“青年观”中。

第二板块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青年在成长成才之路中需要掌握和践行六大要领:“理想、学习、专攻、创新、勤奋、立德”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视作民族复兴中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激励广大青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这六大要领也为青年指明了正确的努力方向,新时代青年定要牢固树立理想信念,将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干一行、爱一行”,努力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争做“十字型”的创新型人才,勤奋努力,莫向光阴惰寸功,并且不断培养高尚的操守和淳朴的情感,努力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附部分学生感想
2019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 孙一潇: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毕业生离校教育的讲座中,路葵老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的萌芽、形成与发展,阐述了青年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自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善学善思的好习惯,勤奋刻苦、守正创新,不断提高道德素养,沉下心来夯实根基,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韩欣欣:今天的离校教育我对习近平青年观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七年的知青生活为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青年、保护青年、培养青年、尊重青年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总书记的“青年观”。立足新时代,习总书记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深渊考虑,更是将青年和青年工作摆在民族复兴的坐标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不懈努力下成为现实!
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毕菁然:离校教育会上,路老师再次向我们传达了习总书记对于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激励我们青年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作为2023届毕业生的我们,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度过了本科生活的一代,特殊时间背景下的青年学生勇担使命、脚踏实地、积极贡献着,未来,我们也必将会全心付出、竭力奉献,让青春之花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绽放,将个人理想努力融入国家命运。
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顾淳恺:这次的离校教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通过这次的离校教育,我深刻的认识到了青年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教育我们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即使我们从大学毕业了,我们也不能松懈,不能懈怠,争做一名有担当的好青年。
2020级生态系专业研究生 张晓涵:路老师对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形成过程的阐述和解读让我更加明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时代的未来交给青年,时代的重担赋予青年,虽然即将从生环学院毕业,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时常萦绕在心头,未来我们将奔赴祖国五湖四海,运用在学院学习的知识,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
2020级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 徐恺晏:在路葵老师的讲述中,今天我们学习了“以习近平青年观指引新时代青年走好成才之路”主题党课,学习习总书记的青年观,指出了青年应当在“理想、学习、专攻、创新、勤奋、立德”六个方面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更要继续谨遵习总书记的指导,在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岗位中都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0级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 朱梦琪:通过对习总书记青年观的学习 ,我了解到现在“青年观”的形成是来自习总书记从他数年来扎根贫瘠陕北的知青岁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亲身经历广大群众的无奈和艰辛,才能做到为群众做实事。青年时期的我们正是应该奋斗的年纪,应当学习习大大心系群众、敢于担当的精神,在自我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第一部分:“青春心向党,奋斗正当时”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主题教育

第二部分:“以习近平青年观指引新时代青年走好成才之路”毕业生主题教育





在第三板块,结合主题党课的内容,通过七道测试题对重点内容进行了回顾,带领同学们再次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盼。
第三部分:辅导员开展“毕业一课”主题班会
三位毕业班辅导员瞿轶雯、吴丹、姚芳芳分别为毕业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中,辅导员老师以一张张往期活动照片回顾了过去三年或四年的点滴。围绕就业落实、档案转递、落户和户口迁移、党团组织关系转接、离校手续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解读,叮嘱毕业生们妥善保存重要文档及个人物品,文明离寝,并着重强调了安全问题。博士毕业生围坐在一起,以“梦想”、“青春”、“拼搏”、“感恩”、“舞台”等为主题词,分享了毕业感言。硕士毕业生书写寄给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并寄语学院越来越好。本科毕业生共同叠起一只只纸飞机,承载着梦想与希望,飞往新的人生方向。辅导员为毕业生送上祝福,希望同学们在顺境中趁势而为,在逆境中破浪前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敢探索、追求卓越,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在生态环境领域建功立业,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爱在华师,忆在生环,毕业生同学们也一定会在今后的日子中继续向阳而生、逐光前行,同学们在人生的新征程中也必定会继续以奋斗之我、青春之我,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附部分学生感想
2019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 孙一潇: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毕业生离校教育的讲座中,路葵老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的萌芽、形成与发展,阐述了青年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我深刻认识到自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善学善思的好习惯,勤奋刻苦、守正创新,不断提高道德素养,沉下心来夯实根基,将青春的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韩欣欣:今天的离校教育我对习近平青年观的萌芽、形成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七年的知青生活为习近平青年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青年、保护青年、培养青年、尊重青年的理念,始终贯穿于总书记的“青年观”。立足新时代,习总书记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做深渊考虑,更是将青年和青年工作摆在民族复兴的坐标之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不懈努力下成为现实!
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毕菁然:离校教育会上,路老师再次向我们传达了习总书记对于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激励我们青年人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作为2023届毕业生的我们,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度过了本科生活的一代,特殊时间背景下的青年学生勇担使命、脚踏实地、积极贡献着,未来,我们也必将会全心付出、竭力奉献,让青春之花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绽放,将个人理想努力融入国家命运。
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 顾淳恺:这次的离校教育对我的影响非常大,通过这次的离校教育,我深刻的认识到了青年对于国家,对于民族,有多么重要的作用。习总书记教育我们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即使我们从大学毕业了,我们也不能松懈,不能懈怠,争做一名有担当的好青年。
2020级生态系专业研究生 张晓涵:路老师对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观形成过程的阐述和解读让我更加明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时代的未来交给青年,时代的重担赋予青年,虽然即将从生环学院毕业,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时常萦绕在心头,未来我们将奔赴祖国五湖四海,运用在学院学习的知识,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
2020级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 徐恺晏:在路葵老师的讲述中,今天我们学习了“以习近平青年观指引新时代青年走好成才之路”主题党课,学习习总书记的青年观,指出了青年应当在“理想、学习、专攻、创新、勤奋、立德”六个方面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更要继续谨遵习总书记的指导,在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岗位中都要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0级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 朱梦琪:通过对习总书记青年观的学习 ,我了解到现在“青年观”的形成是来自习总书记从他数年来扎根贫瘠陕北的知青岁月,“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亲身经历广大群众的无奈和艰辛,才能做到为群众做实事。青年时期的我们正是应该奋斗的年纪,应当学习习大大心系群众、敢于担当的精神,在自我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一名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文:徐恺晏、院辅导员团队 图:吴丹、张晓涵、王超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