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漫漫,研会相伴——生环学院研究生会举办中秋包月饼暨迎新宣讲活动

发布时间:2022-09-12浏览次数:389

      2022年9月9日,闵行第二教学楼231室,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会开展“研途漫漫,研会相伴”中秋包月饼、学生工作经验分享暨研会宣讲活动,让2022级新生温馨愉快地在华师生环度过的开学后的第一个中秋佳节,为后续科研、学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其中,学生工作经验分享暨研会宣讲活动邀请院2020级硕士庞育兰、张雅琳、2021级硕士吴潇宇作心得分享,院研会各部门负责人作部门宣讲,2022级研究生新生辅导员路葵老师参加上述活动。
9月9日8:00,院研会、学生会的数十名同学来到会场布置,为参加开学典礼的全体新生们提供一份属于中秋佳节的惊喜。同学们分头行动,在会场搭建起一条“和面皮—称皮称馅-包月饼-定型压花-包装出品”的高效流水线,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制作了4种颜色、6种内馅、多达两百余个冰皮月饼,为在场同学提供了一份属于生环研会的小心意,希望大家在生环学院生活愉快,科研顺利。
1
和面
2
称月饼皮、月饼馅料
3
包月饼
4
压模成型
5
包装出品
6
“流水线”作业
封面
月饼制作完成
7
新生领取月饼

 

      9月9日14:30,生环研会开展学生工作经验分享暨研会宣讲活动,活动由生环学院研会主席团王超同学主持。活动邀请2020级生态学硕士庞育兰、2020级环境科学硕士张雅琳、2021级环境工程硕士吴潇宇为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8
学生工作经验分享暨生环学院研会宣讲活动
9
吴潇宇同学分享
      吴潇宇同学从本科到硕士的学生工作谈起,结合自己在校团委组织部曾组织的活动,例如花狮领学青年大学习活动、70周年校庆活动、基础团务工作等,指出学生工作是为学生而工作,是各部门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需要有兴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平衡学业与工作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怀揣着热爱和使命前行。
10
张雅琳同学分享
      张雅琳同学为大家介绍了作为研究生能够参加的组织,例如校级、院级研会,校团委、社团、各院系助管、班委党委等等,参与者能够在实践的同时,得到多远的人际交往经历,获得丰富的简历内容,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学习得体的沟通能力,这些经验都将成为未来工作中的加分项。但在申请某份职务前,自己也应该扪心自问,是否有时间和精力胜任这份工作?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态来完成这项工作所带来的忙碌与挑战?在顺利获得这份工作机会后,自己应该有一定的契约精神,摆脱得过且过的倦怠思想,要快速实现角色转变,被动为主动,并且明确这样事实:学生工作与学业科研永远不成对立面。只有合理规划时间,理清事务优先级,及时反思,才能真正从学生工作中汲取经验。
11
庞育兰同学分享
      庞育兰同学结合院研会工作及进博会志愿者工作为大家带来分享。她指出,生环研会各部门都有各部门的特色与品牌工作,希望大家能主动了解,在最适合自己的部门里得到充分锻炼。她还结合自己去年的进博会志愿者工作进行分享,鼓励同学们广泛搜集信息,积极报名各类志愿服务工作,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12
生环研会部门介绍
      最后,院研会各部门负责人结合去年工作为在场新生进行部门介绍,并鼓励大家在学习科研之余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在实践中收获成长与友谊。
      本次生环学院研会迎新及宣讲活动形式轻松,加强了新生对院系、研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相信他们在华师生环温暖大家庭的关照下,一定能快速适应新生活,用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涯。

文:王超 图:李立、路葵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