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7日下午14:15,为了帮助2022级新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科研生活,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在二教231举办了“如何做科研”讲座,活动邀请我院优秀青年教师王嵘教授、邓晶晶副教授、甄广印教授以及杨菁博士后作为分享嘉宾。活动由辅导员路葵老师主持。


第一位分享的嘉宾是邓晶晶老师,邓老师主要从研究生角色定位和科研研究的重要环节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邓老师指出,不同于本科时期实验课程上的验证性实验,研究生需要完成的是探究性实验。为了更好的科研生活,研究生需要具备专注执着的科研态度、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团队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包括了研究课题的选择、文献的收集与阅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数据记录与总结归纳,邓老师针对这四个环节分别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邓老师丰富有趣的科研经验让在场新生受益颇多。







邓晶晶老师分享
王嵘老师分享了关于生态学研究的若干热门问题,分别对研究的立意、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研究结果的用途和可行性分析进行了讲解,也提醒同学们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忘记最开始研究的目的,要明白实验结果要用于回答科学问题;此外,王嵘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英国读博的经历,告诉学生要调整好科研心态。

王嵘老师分享
甄广印老师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对科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甄老师提到,科研的过程重在持之以恒,希望同学们从研一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实验室与研究室当作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学会与同门师兄师姐们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也学会与导师主动交流与沟通,向师兄师姐学习,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要平衡心态,热爱生活。
甄广印老师分享
杨菁师姐作为今年刚毕业的博士生,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历与科研实用工具。杨菁师姐告诫大家要做好当前的事情,积攒未来做选择的资本,同时,要多和导师交流,利用好导师的学术圈,并建立自己的学术圈,积极学习同辈优点,保持好自己的节奏,坚持下去。同时,杨菁师姐也分享了文献查找与下载、文献管理、数据分析、论文写作、思维导图等方面的实用科研小工具,杨师姐的分享让大家有了榜样和努力的方向。
博士后杨菁老师分享
又是一年新的开始,新生们即将迈入全新的学习阶段,相信通过各位优秀师生的分享,大家都有了新的收获。本次分享会帮助大家快速确立了科研目标,提供了科研经验。希望22级新生可以在科研路上乘风破浪,勇攀学术高峰,铸就精彩人生。文:薛艳娜 图:路葵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