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封控50多天来,校园内的“大白”、“小蓝”成为了春日里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封控楼的一日三餐、核酸检测秩序维护、楼内和物资消杀、校园内垃圾分类和回收、楼栋物资的分发、生活物资运输、急需药品的配送……校园内大事小情都离不开“大白”和“小蓝”们的辛苦付出。疫情发生以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先后近百名同学踊跃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每次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都被同学们戏称“难度堪比抢演唱会门票”,也要拼手速、拼网速,一句玩笑的背后,透露出的是生环学子对学院、学校的一份款款深情。
学院志愿者队伍中,有24名同学为入党积极分子,他们之中最早的从3月13日校园封闭管理之日起便加入了志愿者队伍,至今已经不间断服务了50余天。最晚的也于4月初加入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参与物资搬运和发放工作。春天的上海阴晴起伏,同学们感受过身穿防护服秒湿的烈日炎炎,也感受过寒风里的阴雨连绵。
2021级环境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吴潇宇同学3月13日便加入了研究生公寓片区的志愿者,起初负责搬运快递与外卖、维持核酸检测持秩序。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升级,便承担起了运输生活物资、急需药品等任务,保障同学们的基本需求。形势逐渐好转,又转岗在食堂为大家提供餐食服务。52天以来吴潇宇穿过“蓝马甲”、“蓝色防护服”、也穿过“大白隔离衣”;运送过不计其数的药品、生活物资,搬运过数不清的捐赠物资,回复过许多条同学们的疑问,“我在保证学业不受影响的情况下随时响应,时刻关注手机中的消息,及时召集志愿者上岗。这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尽全力配合老师,是为了同学们在宿舍也能安心地学习生活,为了学校早日恢复正常秩序,为了我们都能盼到曙光”——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是为了早日恢复如常,是吴潇宇的小小心愿。
吴潇宇参与物资转运
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党支入党积极分子的王佳辉也是最早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他担任楼层长,负责协助解决同学们生活方面的问题。从挨个寝室敲门确认建立网格化管理群,到组织讨论餐饮分发,物资搬运、垃圾清理、核酸抗原统计、制定洗澡安排相关制度,王佳辉参与了片区网格化管理的每一环。“为校园疫情防控做出努力的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觉得累,但加入志愿者队伍这件事情确比想象中的热烈,名额经常“秒空”,同学们在工作中也不会因为长期的劳累而放松警惕,正因为我们的团结合作,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健康平稳渡过这段时期,大家都感到很欣慰,相信当代青年在志愿者工作中表现的奉献与担当,是国家美好未来的最好阐释”——用自己的辛劳换回更多同学的健康和安全,是王佳辉的小小心愿。
王佳辉在楼道中进行消杀
2020级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党支部的丁睿在校园封控后,从起初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后的不知所措到逐步调整生活节奏,在阅读文献、撰写论文、坚持体育锻炼的同时,积极加入志愿者阵营,负责楼栋垃圾分类和物资搬运、分发。“我的工作内容并不复杂,但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切实体会到无论多小的工作和任务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对待,这在抗疫过程中非常重要。志愿活动培养我的不仅仅是一种奉献精神,更加培养了我的能力和耐力,也让我看到自己的潜力。每当能奉献自己一份力量的时候,我心里也会很满足,觉得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些经历能让我更好的为自己定位,确立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服务社会、传递爱心”——奉献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这些经历让我更想好好为社会服务,这是丁睿的小小心愿。
丁睿同部分志愿者的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