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5日下午1: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第47期研究生环境学科光华学术论坛,以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举行,本期论坛由生环学院孙远奎老师主持。

首先报告的是来自关小红老师课题组的王舒畅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目为《Fe(VI)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及氧化过程中Fe(IV)/Fe(V)的作用》。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Fe(VI)氧化EOCs的三种动力学模式,评估了采用原位Fe(VI)活化法降解目标EOC的可行性。

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苏应龙老师课题组的邵博群同学,他的进展快报题目为《超声对纤维素晶体中氢键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探索纤维素超声机制,通过改变纤维素结构来提高纤维素预处理效率。

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何岩老师课题组的魏行同学,口头报告题目为《超滤及其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厂尾水抗生素的去除特性研究》。研究指出,结合尾水抗生素的去除性能和生态安全性的综合分析,超滤-臭氧组合方式更适合污水厂尾水抗生素的去除工艺。

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张秋卓老师课题组的张晓彤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为《生物炭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微观吸附研究:模型和机理》。研究发现,芳香性在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中有重要作用,并根据Hückel的芳香性规则和dft理论,构建了生物炭微观模型。

中场休息过后,下半场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徐娟老师课题组的孟会闪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为《颗粒污泥碳应用于三维光电催化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研究制备的污泥基催化剂(GSC-15)应用在改进的三维光电反应器中, 光电催化性能高,稳定性好,实现了以废治废。

下半场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连璐诗老师课题组的文源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目是《有机质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研究指出,生物处理过程,生成了较多的转化产物,占生物处理出水有机质44%,这其中CHO和CHON这两类有机质的占比较大。研究计划基于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类型化合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下半场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陈超老师课题组的张鹏燕同学,口头报告题目为《羟乙基纤维素作为固体质子供体通过氢键修饰g-C3N4促进H2O2的产生》。研究以HEC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氢键修饰g-C3N4,同时HEC首次作为固体质子供体促进产H2O2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启发人们通过纤维素分子修饰g-C3N4增加电荷分离。

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陆雪琴老师课题组的孙雨薇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为《餐饮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处置现状》。研究初步以秋实阁餐厨废水为实验对象,探索实现餐饮废水油水分离及其后续处理的方式方法。



孙远奎老师主持论坛
01|王舒畅 Fe(VI)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及氧化过程中Fe(IV)/Fe(V)的作用首先报告的是来自关小红老师课题组的王舒畅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目为《Fe(VI)氧化有机污染物的动力学及氧化过程中Fe(IV)/Fe(V)的作用》。研究首次系统地研究了Fe(VI)氧化EOCs的三种动力学模式,评估了采用原位Fe(VI)活化法降解目标EOC的可行性。

王舒畅作线上报告
02|邵博群 超声对纤维素晶体中氢键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苏应龙老师课题组的邵博群同学,他的进展快报题目为《超声对纤维素晶体中氢键和晶体结构的影响》。研究探索纤维素超声机制,通过改变纤维素结构来提高纤维素预处理效率。

邵博群作线上报告
03|魏行 超滤及其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厂尾水抗生素的去除特性研究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何岩老师课题组的魏行同学,口头报告题目为《超滤及其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厂尾水抗生素的去除特性研究》。研究指出,结合尾水抗生素的去除性能和生态安全性的综合分析,超滤-臭氧组合方式更适合污水厂尾水抗生素的去除工艺。

魏行作线上报告
04|张晓彤 生物炭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微观吸附研究:模型和机理第四位报告人是来自张秋卓老师课题组的张晓彤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为《生物炭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微观吸附研究:模型和机理》。研究发现,芳香性在生物炭对四环素的吸附中有重要作用,并根据Hückel的芳香性规则和dft理论,构建了生物炭微观模型。

张晓彤作线上报告
05|孟会闪 颗粒污泥碳应用于三维光电催化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中场休息过后,下半场第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徐娟老师课题组的孟会闪同学,她的口头报告题为《颗粒污泥碳应用于三维光电催化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研究制备的污泥基催化剂(GSC-15)应用在改进的三维光电反应器中, 光电催化性能高,稳定性好,实现了以废治废。

孟会闪作线上报告
06|文源 有机质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下半场第二位报告人,是来自连璐诗老师课题组的文源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目是《有机质在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研究指出,生物处理过程,生成了较多的转化产物,占生物处理出水有机质44%,这其中CHO和CHON这两类有机质的占比较大。研究计划基于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类型化合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文源作线上报告
07|张鹏燕 羟乙基纤维素作为固体质子供体通过氢键修饰g-C3N4促进H2O2的产生下半场第三位报告人,是来自陈超老师课题组的张鹏燕同学,口头报告题目为《羟乙基纤维素作为固体质子供体通过氢键修饰g-C3N4促进H2O2的产生》。研究以HEC为原料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氢键修饰g-C3N4,同时HEC首次作为固体质子供体促进产H2O2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启发人们通过纤维素分子修饰g-C3N4增加电荷分离。

张鹏燕作线上报告
08|孙雨薇 餐饮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处置现状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来自陆雪琴老师课题组的孙雨薇同学,她的进展快报题为《餐饮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处置现状》。研究初步以秋实阁餐厨废水为实验对象,探索实现餐饮废水油水分离及其后续处理的方式方法。

孙雨薇作线上报告
各位同学汇报结束后,孙远奎老师组织线上投票,同学们积极参与。最终评选张晓彤、文源、孙雨薇三位同学为第四十七期光华论坛“最佳汇报奖”获得者。附:活动海报

文:吴忠玲 图:吴忠玲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