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疫志愿者篇(二)
闭环管理中的师大校园
“秒”到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的名额和机会
比抢到一只“冰墩墩”更难
做实验锻炼出的“动手”能力在“拼手速”这件事上毫不含糊
一群平时穿着实验服的生环同学们
迅速化身“大白”、“蓝马甲”
维持着整齐有序的队伍
细心化解同学们的急难愁盼
志在心中,愿在行动
同心抗疫,不负青春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生环学院的防疫志愿者们,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我们“大白”有力量!
1、文婉若: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相信我们的力量!黑暗后必是曙光!——志愿者说
春暖花开的三月,疫情却来势汹汹。不同于第一次面对疫情时的恐惧与紧张,这次更多的是亲身参与到校园抗疫中的兴奋,虽然志愿工作比较辛苦,但每当负责人在群里发布招募信息时,我总会去报名。此次志愿者的经历带给我许多感动与收获:作为身穿“战袍”的大白,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他们不论烈阳或大雨一直都在坚持着。我会在通道同学们一声声的“谢谢”后而感动;作为楼层志愿者,虽然每天只是帮忙将饭送到5楼,但也见证了华师大人的团结。因为封楼,同学们便开始“自给自足”,大家相互之间交换着所需物品,还为辛苦的阿姨送去了钙片和暖宝宝。我很开心能够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在校园的角落里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病毒会隔离大家,但温暖不会,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幕后付出的工作人员,我们都在与疫情奋力赛跑,我相信我们的力量!黑暗后必是曙光!
2、杨晓倩: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作为党员的我明白应该投身到急缺的岗位当中,担起这份义务和责任。——志愿者说
突然的封校让作为党员的我明白应该投身到急缺的岗位当中,担起这份义务和责任。当校团委发起志愿者招募时,我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第一次化身“大白”的我,穿上防护服,内心不免有些紧张和恐惧,炎热的天气也让套在防护服里的我不停流汗,但身边排队做核酸的同学时不时对我说“辛苦了,加油”,他们投来的目光中充满了温暖与力量;第二次上岗,又遇到暴雨,医务人员人手紧缺,我便参与到扫码和秩序维护之中。这两天,我感受到了小爱与大爱,也深刻感悟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惟愿早日解封,共睹阳光下樱花盛开!3、秦怡雪: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相信疫情终会散去,一切都能恢复正常!——志愿者说
(图左为秦怡雪,图右为杨晓倩)
第一天很热,那是我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还有些新奇,我主要负责通知同学们下楼做核酸,并维护秩序。当我脱下防护服后,衣服已被汗水浸透,这时突然想到我才穿了3个小时而已,那些医护人员需要穿更长时间,真的太辛苦了。即使很累,但在路上我收获了同学们的鼓励,感到很开心,但同时又觉得羞愧,因为我做的和其他人比起来并不算什么。第二天我仍旧“抢”到了志愿者的名额,主要负责向检测管上贴条形码、并扫描二维码,但我手忙脚乱,后面的同学看我比较着急,还说:“没事不用急,我们也想多呼吸一会儿新鲜的空气。”这时的我得到了极大的宽慰。在此之前我总认为语言上的安慰有些苍白,但亲身感受后才觉得原来语言上的鼓励同样很重要。我很开心能够为大家贡献一份力量,后面我将继续努力。相信疫情终会散去,一切都能恢复正常!我的“蓝友力”MAX,这里由我守护!”
1、张淑怡: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心里也感觉暖暖的——志愿者说
3月19日我很荣幸成为了核酸检测志愿者的一员,我主要负责维持排队的秩序。虽然只有半天的工作时间,但我真正体会到了志愿者老师、宿管阿姨及同学们的不易。大家在8点15集合换上防护服后就守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大家在楼层长的带领有条不紊地前往指定地点做核酸。“请大家保持距离,间隔1米”,当天上午我和维持秩序的小伙伴们一直在重复这句话,大家也非常配合。我在17号楼的点位,有不少留学生前来咨询云康码问题:“你好,请问用护照号码怎么登记云康码”,我都逐一耐心解答。能帮助到大家,自己心里也感觉暖暖的。爱在华师大,只有大家团结一心,疫情才能早日结束,恢复到正常的生活,期待着那一天早日来临。5、王茜亚: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保持初心,保持一颗善良之心,砥砺前行!——志愿者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报名参加了防疫志愿者活动,在参加志愿服务时,我所看到的画面远超公众号上照片带给我的震撼感。辛勤的核酸检测员,口干舌燥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抱怨,没有唠叨,反而让我感到和蔼可亲,生怕一个高声,把本就慌张的同学们变得更慌张,他们小心翼翼,敏感地做着重复的工作。我主要负责维持做核酸的队伍秩序,仅仅做了一天工作,就感觉很累很疲劳,腰酸背痛,本想说出我的感受,但在看到医护人员默默离开的背影后,我硬硬憋了回去,我有什么优越感在这里表达我的感觉,都是平凡人,在疫情期间能多做些就多做一点吧,保持初心,保持一颗善良之心,砥砺前行!6、赵铖钰: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是我们背后许多人对世界的爱为我们筑起了保护伞!——志愿者说
我主要负责帮忙维持核酸检测学生队伍的秩序,叮咛同学提前申请好核酸检测所需的二维码。工作非常简单,但在冷风中一直站着,而且需要不断询问同学二维码申请情况,长时间下来身心疲惫。和我一起负责这些工作的同学向我介绍了他们每天都要负责很多事情,我听后觉得很惭愧,自己半天工作下来就已经觉得很累了,可是那么多志愿者和老师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令我很是尊敬。疫情之下,许多人都怀着悲世观,但积极的心态终将战胜那些恐惧!是我们背后许多人对世界的爱为我们筑起了保护伞!7、刘定琴: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华师大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只是这个家更大,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爱在华师大!——志愿者说
(左图为刘定琴 右图左起为:张淑怡、王茜亚、赵铖钰、刘定琴)
3月19日我参与了研究生公寓的志愿服务,主要负责核酸检测签退。我在这次的疫情防控中贡献了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但感受到了华师大独有的人文关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宿舍阿姨们的尽职尽责,他们每天要负责食物分发、卫生打扫和突发情况的处理等,我也很开心可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小麻烦。学校的志愿者很多,但都需要靠“抢”才能有机会,可见大家团结一致、对抗疫情的决心!不管是哪个岗位,希望大家都做好自身防护,相信我们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天,华师大加油!也希望大家要珍惜别人的付出,按时做核酸,不挑食、不浪费、不提不合理的要求。华师大就像是我的第二个家,只是这个家更大,需要我们共同守护,爱在华师大!8、温家泰: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我是渺小的,但整个志愿者队伍却是伟大的——志愿者说
凭着手速快,好不容易争取到了这次志愿服务的机会,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大家的志愿热情极其高涨,都非常愿意作为志愿者为大家服务。疫情无情人有情,在这次志愿服务中,我能看到每个志愿者的认真,每个老师,宿管阿姨的负责和对学生的关怀。作为志愿者大军中的一员,我是渺小的,但整个志愿者队伍却是伟大的,是他们构筑了抗击疫情的长城,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平稳度过接下来的日子,一起迎接 “春暖花开”!9、徐薇: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其实他们和你们一样可爱”——志愿者说
我在担任志愿者时,正值晚间下大雨,看到路上来来往往的工作人员冒雨在运送学生们的晚饭,真的很感动,突然觉得自己的辛苦和他们相比不值得一提,想到前几天推送里写的一句话:“其实他们和你们一样可爱”。身披蓝色“战甲”,我一马当先!
10、吴潇宇:生环学院21级硕士生,学校防疫志愿者
我不禁被这个集体的温暖与担当所感动,感受到大家的勇敢与无畏,也感受到了“爱在华师大”!——志愿者说
起初封校的三天似乎一切都那么正常,作为志愿者的我们也相对轻松,研寓阳光正明媚!但在紧急通知封楼后,作为校团委助管的我,则参与到负责管理研寓志愿工作之中,此时,我们化身“蓝朋友”、“蓝马甲”、“大白”:5天,几十余位志愿者,共同维护了核酸检测的秩序、为同学取送应急药品与卫生用品、运输电脑等急需品……每天随叫随到,只为广大ECNUer在宿舍也能安心学习生活、只为ECNU早日恢复正常秩序、也为了我们能盼到春来。最让我感动的是21级环境专业的同学们,一开始由于研寓志愿者数量缺口较大,但在我转发了志愿者招募的信息后,我就见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当天上岗的40余名志愿者中就有10余名我班同学。我不禁被这个集体的温暖与担当所感动,感受到大家的勇敢与无畏,也感受到“爱在华师大”!
莫道春风归来晚,浮云过后艳阳天。虽有疫情“倒春寒”,但“时光的暂停键”不会阻挡真正春天的到来。广大生环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队伍,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疫”线,携手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为抗击疫情贡献生环学子的青春力量!
文:李尤、志愿者们 图:志愿者们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