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学校关于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的要求,为做好疫情下学院网格化管理,更好的推动教学、科研、党建、群团等各项工作,2022年3月16日晚上19:3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召开全院教师大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主持。
会议伊始,院长陈小勇传达了学校教师干部大会的会议精神,从双一流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几个方面对学院情况进行了通报。学院第一轮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科排名持续提升,截止2021年12月,环境与生态学ESI排名进入前0.216%,在高水平论文发表上国内排名第9;在师资队伍建设上,2021年新增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名,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名,科教创新团队建设已初见雏形,目前已有11个团队正在建设中;科学研究方面,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提升,但2021年的科研项目和经费到帐情况却不容乐观。结合学校重点工作和学院现状,陈小勇对本学期学院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他提出,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做好新一轮学科的建设规划工作,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平台建设、国际交流和管理服务几个方面上树立目标,追求卓越。特别是在科研上,陈院长鼓励老师们抓住“十四五”的关键时期,坚持“四个面向”,积极申报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副院长周天舒介绍了疫情期间本科教学工作的安排,以确保疫情期间线上课程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并通报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安排、近期教学各类项目申报和学校通识课程建设的相关情况。她表示,目前学校理科院系开设的通识课程量不多,希望老师们积极开设相关课程,扩大生态与环境专业的影响力,提高专业的吸引力,培育更多生态环境领域的优秀人才。
副院长张秋卓介绍了研究生培养相关工作,并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做了特别提醒。她指出,硕士研究生复试即将开始,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要做实做细做好此项工作。学校出台了《关于封闭管理期间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老师们要严格遵守并及时告知学生,保证平稳度过艰难时期。导师作为研究生第一责任人,既要做好学生的科研工作指导,也需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重点通报了就业情况和创新创业类竞赛申报情况。路葵通过深刻分析当下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学生就业心理,提出了就业工作的难点,希望导师和学生工作团队携手助力就业工作。对于双创工作,这两年学院积极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方合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刘婕传达了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要完善党对高校教师工作领导的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教师党支部三级联动的教师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党组织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同时要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和工作保障。刘婕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老师们要积极关注教育部发布的相关动态信息。去年年底,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八批8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典型案例,其中包括部分高校教师违反职业行为准则事件,警示学院教师要严于律己,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