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个体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个体而言同样是一个压力事件,需要进行积极的心理调适。为指导21级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师大的科研生活,2021年9月2日下午13:00和14:45,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先后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第三教学楼202、213室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主讲嘉宾为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陈洁宇老师,生环学院2021级全体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分别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和辅导员吴丹主持。陈老师的讲述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在同学中引起很大共鸣。

随后,陈老师以“新生适应新生活”这一事例为切入点,针对性地讲述了新生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的各种情形。新生在初入新环境时,可能会各种因素产生心理不适。陈老师明确指出,入学后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上述心理困扰是正常现象,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确立目标、自我管理等方法进行自助,也应当在出现自助方法难以奏效时寻求心理咨询。同时,在身边同学出现例如极度悲观、情绪激动、攻击性等情况后主动汇报,避免人身安全受到危害。陈老师也以网络热词“内卷”为例,告诫同学们,压力即动力,要摆正态度,适度压力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是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生开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公开课显著提高了学生们对于心理辅导的认识,为新生们快速融入新集体、顺利开启华师大学习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主讲嘉宾陈洁宇老师
陈洁宇老师的讲座围绕“什么是心理健康,什么时候需要求助,心理服务能做什么、心理中心有哪些服务”四个主题具体展开。讲座伊始,陈老师介绍了“健康”的科学概念,即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处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的人也会陷入迷茫。积极求助正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是迈出低谷的关键一步。求助的对象可以很广泛,例如家人、朋友、辅导员和专业的心理机构等。随后,陈老师以“新生适应新生活”这一事例为切入点,针对性地讲述了新生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的各种情形。新生在初入新环境时,可能会各种因素产生心理不适。陈老师明确指出,入学后出现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上述心理困扰是正常现象,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确立目标、自我管理等方法进行自助,也应当在出现自助方法难以奏效时寻求心理咨询。同时,在身边同学出现例如极度悲观、情绪激动、攻击性等情况后主动汇报,避免人身安全受到危害。陈老师也以网络热词“内卷”为例,告诫同学们,压力即动力,要摆正态度,适度压力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活动现场
最后,陈老师从心理服务的隐私性、专业性、实用性、针对性等角度出发,疏解了大家对于心理辅导的成见,并向大家介绍了新生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阳光伙伴”朋辈心理辅导训练营及朋辈谈话室、智能心理设备体验等华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特色服务,鼓励大家提前预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是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生开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公开课显著提高了学生们对于心理辅导的认识,为新生们快速融入新集体、顺利开启华师大学习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王超 图:路葵 吴丹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