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第五场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指导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18浏览次数:2285

      为实现卓越育人的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结合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制定生环学院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方案,2021年春季学期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教学指导与培训活动,助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全面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2021年6月16日下午,生环学院在闵行第四教学楼110室举办提升计划系列活动的第五场指导活动,活动以报告的形式进行,由生环学院副院长周天舒主持,学院党委书记刘婕、环境科学与工程类责任教授张勇作报告。共有15名青年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DSC04831

      刘婕的报告围绕“立德树人、卓越人才培养“的主题展开,她从剖析华东师大的文化底蕴开始,强调了立德树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她讲到,立德树人是教学科研工作中的根本目标,把立德树人贯穿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她全面介绍了学校、学院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及成果,从招生、培养、就业方面阐释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与困境,指明强化“招生—培养—就业(升学)”工作联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发挥一二课堂魅力,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共建一流专业。

DSC04850-1

      张勇的报告围绕“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的主题展开,他的《环境问题观察》自建课以来,陆续拿到了学校、上海市的各类奖项,2020年更是一举拿到了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荣誉称号。他分享了该课建设的历程,包括与实习单位的合作、慕课的录制、课程思政的良好做法等。他认为,课程建设有一定难度,但相比做科研项目、写基金本子来说,还是要容易许多,只要老师们愿意付出多一点的经历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上,一定可以收获很好的教学成绩。他还提到,打破常规教学模式,课程走出校园很重要,可考虑充分借助同行的力量、校友资源,引用校企合作模式等,致力打造一流课程。

DSC04877-1

      两个报告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讨论。青年教师提出了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困惑,周天舒和刘婕一一解答,在平衡科研和教学方面,刘婕建议可以把基金申请的时间提前,每年放榜之后,学院争取组织交流会,帮助老师们发现问题、早做谋划,提高申请成功率。另外,青年教师们也提出了希望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能够安排老教师传帮带的愿望,周天舒表示,学院会尽量满足老师们的需求,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DSC04885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优雅学府中,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齐心培养出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发展出一份力。

1




文、图:王娟娟       来源: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