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路上齐奋进、生态环保同践行——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与金山区海洋管理部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联学

发布时间:2021-06-06浏览次数:841

      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内涵,引导师生党员在学习教育中悟真理、见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将高校育人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践行立德树人初心,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结合“世界海洋日”、“世界环境日”,与金山区海洋管理部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联学联动。
      以史为旗,走好一条“路”
      位于杭州湾口北部的大金山岛是上海市最高和最大的基岩岛,由于长期人迹罕至,大金山岛保留了相当原始的生态环境,是上海市重要的海岛资源宝库,也是海岛生态恢复重要的参考样本,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阎恩荣教授及其团队常年在此开展艰苦的野外考察和研究。为深入挖掘学科红色资源,对具有“生环”特色的党史故事进行深度研学,6月3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与金山区海洋局等部门到大金山岛开展联学共建,通过共走野外考察路线、聆听大金山岛党史故事,感悟生态环保人“筑梦绿水青山”的浪漫情怀和责任使命。
      阎恩荣教授首先介绍了大金山岛植被物种分布、原生植被保育和恢复等内容的概况,阎恩荣认为,大金山岛作为海岛生态恢复参考样本具有很重要的生态价值,大金山岛虽远离城市、条件艰苦,但在这里开展工作是生态环保人的另一种幸福。
DSC_2463
阎恩荣教授介绍大金山岛植被分布及保育情况

      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程徽丰介绍了金山三岛基本概况和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市对金山三岛的管理保护情况。程徽丰谈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自然环境的剧变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对金山三岛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金山区的自然宝库,对大金山岛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DSC_2466

程徽丰介绍大金山岛历史沿革及管理情况

DSC_2444

      共建当日,大金山岛上时而大雨倾盆,时而闷热难耐,学院同行党员教师一路沿阶而上,用双脚丈量野外考察之艰辛、用实际行动体悟生态环保事业初心。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在最后的总结中提到,走好“绿水青山之路”,不仅在于要不断深化生态环保意识,对于高校党员教师而言,更在于将科研成果和育人成效切实转化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以史为笔,讲好一个“故事”
      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陈雪初教授领衔的金山区鹦鹉洲生态湿地研究生实验基地,成立4年来围绕滨海盐沼湿地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成长具备一定国内外知名的实验研究基地。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作为负责人的鹦鹉洲党建工作团队坚守着“为地方办一件好事” 的信念,汇聚各方力量,促使鹦鹉洲生态湿地的科普-科研-教学功能不断提升,鹦鹉洲党建工作团队被表彰为上海水务海洋系统“2020年度‘治水管海先锋’党建品牌示范服务点”。
      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笔”,传承好红色基因、讲述好生态环保绿色故事,由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牵头、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志愿者团队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与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上海市金山区海洋局到鹦鹉洲生态湿地开展“共筑海洋生态家园”科普活动,围绕“黑水鸡的一天”为金山区蒙山中学学生、金山戚家墩社区民众讲述生态湿地的科研故事。“黑水鸡的家”以湿地鸟类的栖息地为背景,介绍了湿地植被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测量手段;“黑水鸡的食堂”则以湿地鸟类的取食地为背景,介绍了湿地生态调查中环境数据的获取方法和基本仪器的使用;“拯救黑水鸡”以“碳循环”为理论背景,解释了湿地在“碳中和”和“碳达峰”中的重要地位;“与黑水鸡同看鹦鹉洲”则以湿地鸟类的视角,演示无人机在湿地生态研究中的应用。4个环节的科普故事,深入浅出的带领中小学生认识了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地位,2019级研究生党支部志愿者团队的党员同学们也在科普工作中将第一课堂所获得的知识反哺于社会,增长了服务社会的本领。
DSC_2576

陈雪初教授介绍鹦鹉洲生态湿地实验基地基本情况

1

2

科普活动以“黑水鸡的一天”展开

      在“与中学生面对面活动”中,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向与会的中学生们介绍了华东师大及生环学院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刘婕表示,有爱的华东师大是每一位有志青年的成长沃土,生环学院也将秉持育人初心,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生态环保人才而不懈奋斗。来自金山区蒙山中学的景小军老师分享了鹦鹉洲湿地观鸟经验,妙趣横生的鸟类世界,吸引了在场每一位师生的眼球。学院本科生“绿魔方”团队则为中学生们带来了“植物团扇制作”活动,通过亲手制作,让中学生们真实感受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DSC_2677

刘婕介绍华东师大及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DSC_2712

蒙山中学景小军分享观鸟经验

DSC_2739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绿魔方”团队植物团扇制作
DSC_2553

      党史学习教育,学——在于弄懂悟通党史理论,育——在于以党史百年精神内涵指引前进道路、践行初心使命。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与地方保持联学联动,在学习的道路上齐头并进、在生态环保事业中携手同行,以党史学习教育驱动科研实践强内核、激发卓越育人新动力。

 

 

 

作者:张琪     图片:李立、周茉桐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