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15日,生态环境小课堂讲师团、研会秘书部的成员们前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和永德学校开展环教课,本次课程的主题为“绿色星球的sos:救救荒漠化的家园”,讲师为林相君、何雨晴和马铭苒同学。
在课堂开始,一通来自地球的“求救电话”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讲师林相君通过展示“土地的伤疤”向同学们解释了地球求救的原因,从而引入本次课程的主题——土地荒漠化。

讲师进行课程导入
随后,她播放了一段有关荒漠化基础知识的视频,并围绕“什么是土地荒漠化?”“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展开思考。视频结束后,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分享自己的看法,课堂氛围十分热烈。讲师结合大家的回答进一步总结与补充,将荒漠化的原因概括为两大方面: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

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接着,讲师何雨晴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荒漠化对生态系统、人类、动植物造成的多重危害,直观展示了荒漠化对生存和发展的深远影响,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讲师讲解荒漠化的危害
在同学们了解了荒漠化的成因与危害后,讲师马铭苒顺势引入了多种防治荒漠化的措施,如植树造林、限制过度放牧、节水措施等,讲解最后,她特别强调,防治荒漠化绝非一句空洞的环保口号,而是保护我们共同家园、落到实处的行动。

同学分享植树造林对于荒漠化的作用
通过本次的生环小课堂,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防治荒漠化不仅关乎环境,更关乎未来。让我们从节约用水、爱护植被做起,以点滴行动守护绿色家园,共同为防治荒漠化贡献青春力量!
文案:彭洁、罗东方
图片:研会秘书部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