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塞外江南,孕育教育梦想——来自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追梦人的“教育筑梦”计划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04-13浏览次数:1194

      2021年伊始,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筑梦”计划中与新疆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牵手,为八一中学甘甜老师的新疆《生态文明教育》乡土课程开发助梦。
      2021年3月,学院党委举行“教育筑梦计划”线上推进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婕,环境学教工党支部书记、国家精品课程《环境问题观察课》主讲人张勇,生态学教工党支部刘敏,专职组织员张琪与甘甜老师一同就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搭建、如何利用新疆优势资源开展课程野外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了可行性方案。会后,张勇还向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捐赠了一批生态文明教育书籍和资料,为后期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添砖加瓦。在本次会议的促进下,甘甜老师带领团队进一步落实了今年的课程构建计划,开始逐步对新疆生态文明资源进行收集并搭建课程体系。
      2021年4月,甘甜老师向学院党委发来工作纪实,详细讲述了“教育筑梦”计划启动以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计划推进情况,下面的内容来自甘甜老师的自述:
     微信图片_20210413154955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 “天涯若比邻,温情暖心田,作为华东师大首批70个教育梦想的发起人之一,我们有幸得到了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实现新疆《生态文明教育》乡土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梦想。3月的线上研讨,张勇老师结合自己多年开发《环境问题观察课》的经验与体会,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和资料,还特别为我们介绍了几位课程开展时可以咨询的专家老师,非常的详尽;刘敏老师从环境专业的角度给了我们建议,提出了基于大数据认识新疆的想法,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刘婕老师从总体规划和后期操作上给我们提出了建议也做出了要求。会议结束后,在张琪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新疆教育筑梦群”,老师们将对计划实施有帮助的资料都发到了群里,这里成为了筑梦计划的实时联系群,成为了老师们指导我们课程进展和实时答疑解惑的沟通群。同时,张勇老师还代表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向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捐赠了一批生态文明教育书籍和资料,为我们后期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添砖加瓦。在这次会议的落实促进下,我们充分体会到了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对项目的重视,老师们在课程建设方向、设计和落实的各环节都给予了我们切实可行的建议,还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课例链接供我们参考。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参与计划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来自华东师大老师们对于梦想计划的大力支持,十分感动也深受鼓舞。
      根据前期探讨的结果,我们进一步落实了今年的课程构建计划,并将其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与生环学院的老师们进行了沟通,最后形成了“教育筑梦”计划结对项目实施计划表,新疆的老师们正在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尝试构建适合新疆的生态文明课程。
      最近几周,我们通过学习张勇老师推荐的曹杨中学生态文明课程、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系列课程以及线上研学等课程,初步了解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核心价值、本质要求和课程建设路径,形成了课程的初步框架,以“认识家乡、走进家乡、建设家乡”三个层面从知识学习、观察实践到理念践行进行课程展开。从这周开始,老师们开始着手设计框架中相应的课程,希望课程设计出来后能继续得到生环学院老师们的指导,早日将课程真正落地。感谢华东师大给校友们实现梦想的平台,也感谢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给予我们的大力支持!”

      生态文明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美丽新疆幅员辽阔、物产富饶,更应当被守护被呵护。生态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也将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持续关注“教育筑梦”计划工作进展,为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生态文明教育》乡土课程的最终落地保驾护航。

1

甘甜老师在推进会上做的课程建设思路汇报

2

老师在工作群中进行交流

作者:甘甜、张琪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