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养成记|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求职启航月系列活动之“听听学姐学长的成长故事”就业经验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0-10-19浏览次数:1707

      2020年10月18日上午10:00,在闵行四教110室,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邀请学院16届优秀毕业生代表陈欣园、王懿和吴彦昊为同学们讲述他们的求职故事。活动由生环学院20级研究生辅导员吴丹主持。本次活动是由校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办,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的2020年求职启航月系列活动之一。
吴丹
      活动伊始,吴丹老师向大家介绍2020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针对本科生升学情况、本科和研究生的重点就业单位为与会同学做了着重介绍。我院20届本科毕业生共有37位同学继续深造,继续深造比率比较高;学生在专业对口的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的就业率近年来持续提升。学院也将继续多举措并用,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陈欣园

      在经验分享环节,第一位分享的嘉宾是陈欣园,她现就职于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是一名专职辅导员。在2016年毕业后,她直升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作为一位不折不扣的工科生,现在做的却是更偏向文科的工作。她坦言道,自己也曾在知名外企实习,但由于对大学生活仍有向往,且不适应外企的工作氛围,最终还是选择留到高校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应聘条件、录取流程、工作内容、发展路径和个人感悟,她向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她表示辅导员的工作虽然非常累,但却很暖很满足。

王懿

      第二位分享的嘉宾是王懿, 2016年毕业后她前往美国纽约大学继续读研深造。求学期间,她也在外企实习过,先后做了市场推广、市场分析、品牌管理等工作,目前在埃克森美孚北亚区聚乙烯市场部从事市场策划工作。她和大家分享了出国留学的注意事项以及在纽约大学求学的感悟。针对求职,她分享了简历制作、求职网站、笔试和面试经验。最后,她也强调,对于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必须要谨慎,不要局限自己,抓住机会去更大的平台上积累经验和资源,在校期间就要今早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

吴彦昊

      最后一位分享的嘉宾是吴彦昊,他着重强调了实习和学习的重要性。本科期间,他先后去了三家公司实习,在不断地摸索中找准了自己的求职方向。毕业后又先后供职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之余他利用点滴时间抓紧学习金融、会计相关专业知识,自学考下了CPA(注册会计师),目前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攻读MBA(工商管理硕士)。工作期间,他利用假期去了缅甸和南美洲参加志愿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还丰富了自身的履历。吴彦昊表示本科期间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用心学习,这也导致他毕业后不得不用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学习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与提升至关重要,希望在校生能够重视学习能力和实习经历,为日后求职添砖加瓦。
      本次活动还有一位嘉宾,就职于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街道的公务员陈雨兮,她因身体不适未能参加,但她把求职面试的经验和感悟都写成文字给学弟学妹们分享。在现场交流环节,几位学长学姐耐心地回答了关于求职面试的各类问题,给大家分享了很多寻找实习机会的有效途径。 

就业活动拼图

      求职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事,希望学院的求职起航月活动能为在校生开启求职的大门,通过经验的分享与传授,让大家能够有意识的去提升自己的学习与表达能力,去拓展自己的实习实践经历,去提升自己的求职技能,最终找到适合和理想的工作。
 

附:部分学生参加活动后的感想

沙小涵(17级本科):学长学姐的分享让我收获颇多,尤其是吴彦昊学长的学习与工作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自己过去常常以“年龄小、做好当下”为借口盲目学习,但学习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固然重要,但在明确方向的前提下,努力才更具价值。我们应尽早跳出舒适区,珍惜现有的时间,把精力花在实践试错的过程中去,培养自己多样的思考角度与的思维模式,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发展乃至人生规划大有裨益。

 

王悦(17级本科):听学长学姐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我感觉自己对于今后人生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意识到了自己目前习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问题。我学习到了人生在于不断的拼搏、尝试,并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我们拥有大量试错的机会,最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也希望可以利用好自己的空余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最后我也非常感谢学院组织本次活动,也希望今后类似的活动可以多多举办,邀请更多优秀的学长学姐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

 

唐琼(18级硕士):有幸能够听到各位优秀的师兄师姐们分享自己的就业经历,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正值就业季,马上就要告别学生身份,进入社会这所新学校了,站在十字路口,难免有些迷茫。而师姐师兄的实习、志愿者经历告诉我们,迷茫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去尝试,探索,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同时,不可因为毕业而懈怠,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不管是否身在学校,都要以一个学生的心态去努力学习新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成为强者。

 

宫鹤忆(18级硕士):陈欣园学姐让我看到了高校辅导员工作需要我们做好哪些心理准备,实际的工作和自己想象中的会有多少区别,热爱与回馈在工作中会建立起多少信念感,而又如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细腻的分享使我对于工作的想法又有了一些变化。王懿学姐和吴彦昊学长在我眼里都闪着一层耀眼光芒,通过他们,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身上所缺少的、又很重要且珍贵的东西。王懿学姐身上透露出的坚定、自信与能力交织出的魅力激励我拒绝懒惰,走出舒适圈。吴彦昊学长用真实而幽默的讲述又让我看到了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目标该如何主动出击,而勇敢与果断的适时而生又将会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收获颇丰,希望自己能一直记得今天的感受并一路向前吧!

 

闫泳材(18级硕士):三位嘉宾非常认真的分享了他们的就业故事。陈欣园学姐分享了她应聘东华大学辅导员的过程,强调了要明白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工作并为之努力;王懿学姐讲述了她出国留学的经历和应聘外企的经验;吴彦昊学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他丰富的外企实习、工作以及志愿者经历,让我明白了永远不要停止学习。毕业季对谁来说都是焦虑难熬的日子,唯有努力方能不悔,向这些优秀的嘉宾学习,be a tough guy!

 

李梦婷(19级硕士):听了学长学姐们的职场养成记,发现他们也曾经和我们一样,对工作和学习感到迷茫,但他们通过不断地尝试,实习、考证、笔试、面试,一关关的升级打怪,在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印象最深的是吴师兄说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参加工作后更要认真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找工作并不是在毕业季那一年能够速成的,平时的积极尝试、日积月累,发掘和培养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有创新的意识、负责任的态度、切合实际的规划,再加上扎实的基本功,就业或许就没有那么困难了,希望我能慢慢努力做到。

 

李昕羽(19级硕士):师兄师姐们以自身的经历出发,让我了解到在学校里完成自我认知是非常关键的,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会什么,愿意朝什么方向努力,除了在日常学习生活外,学生工作和实习经历都能帮助我们提早进入并习惯社会工作的环境,也能在面试环节使自己脱颖而出。

 

杨根森(20级硕士):作为研一新生的我,听完有了不少感触和收获,对我以后的就业也有了一点点方向。首先对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一定要多尝试不同的工作方式,才能够确定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有机会一定要多实习。第二点感触就是,不仅仅在学校要多学东西,工作中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所以我们要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此次讲座收获满满,希望学院能多多组织这种活动。

 

任悦(20级硕士):个人认为非常幸运参加了学院举办的就业讲座,学院老师特意邀请几位毕业的学长学姐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求职历程,学长学姐精心准备了演讲文稿,可以说学院领导对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重视。其中汇报的学长学姐有留学回来的,也有仍在继续深造的,也有投身服务工作的建设岗位,他们是不断学习的榜样,也是善于抓住机会的榜样,虽然刚步入研究生的生活,但是这次讲座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与目标。

 

卫梓亭(20级硕士):处于学生阶段的我们,对于未来的就业时常是迷茫的,而通过昨天的就业交流会以及与学长学姐的亲切交流,使我对留学以及就业方面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学长学姐不仅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工作经历,而且也向我们传授了一些面试时的技巧以及穿衣方面的建议。同时,学长学姐丰富的经历也使我认识到处在现阶段的我们,要学会去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不断地去丰富我们的生活,要敢于去不同的环境锻炼自己,比如:可以积极地去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只有不断地尝试与突破,不断地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才能为未来的就业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刘如艳(20级硕士):听完以后感触很大,学长学姐非常详细的为我们讲述了他(她)们这几年的一些学习工作经历与经验,这场讲座虽然时间并不是非常长,但是干货满满。这其实也带给了我一些思考,例如:我怎么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怎么样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等等。现在觉得能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而自己得行动才行,所以日后的生活更应该踏踏实实的做每一件事,争取向优秀的学长学姐看齐。谢谢学院组织此次活动,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也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我自己的眼界,也希望自己不负韶华,敢于追梦!

 

海报

活动海报

 文:张晓涵 吴丹 图:李梦婷 海报:田恬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