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革命历史 感悟红色精神”——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18级研究生党支部举办四史学习教育之主题观影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13浏览次数:2605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18级研究生党支部于6月5日至12日举办“品味革命历史 感悟红色精神”主题观影党日活动,活动是支部“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帮助青年党员增强历史意识、学会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活动以线上形式开展,观影后以党小组线上分享和讨论的形式开展交流学习。
本次活动选取的电影为《我的1919》,影片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经历。《我的1919》不仅是在叙述历史中的一页,而且重新点燃了1919年熊熊燃烧的那股烈火。银幕上第一次以北洋政府的一名外交官──驻美国公使、签订巴黎和约的全权代表顾维钧作为第一主人公,通过他拒绝在出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1919年的巴黎和约上签字,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讴歌了以弱抗强、威武不屈的中国人的扬眉吐气的精神。
1
      在各组组织同学们讨论前夕,党支部的支委同学们也为大家准备了有关中国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文章作为学习补充资料。第一组的讨论由组长邓鹏翔同学主持,他首先与大家分享了叙利亚常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的一段慷慨陈词,代表慷慨激昂的演讲与残酷的现实的对比多么像100年前的中国。“弱国无外交”这个血淋淋的历史教训被鲁春燕、杨汇莹、王鑫等许多同学所提及。周颖同学则从“一流大国是棋手,二流国家是棋子,三流小国是棋盘”这句话开始阐述当今祖国强大随之而来的人民安居乐业的来之不易,倪梦颖与姚怡先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我们为当今这个强大的中国而感到骄傲与自豪。宫鹤忆同学的体会则是:“真正的泱泱大国之子,不仅要有强国荣家的思想,更要有带领世界共同进步的理想与信念”,她表示革命尚未且永远不会停止,每个同志都任重而道远。田弘同学则对顾维钧的赤子之心所吸引,片中那句“是民众是整个国家将你推到一个历史的坐标。”令她深有感触。讨论最后由邓鹏翔同学做总结,他表示联想到近期疫情形势下,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言论攻击与污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国际交锋?这就要求我们要认清现实,不要被西方媒体的虚假“人权”理论所蛊惑,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坚定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二组由组长蔡超琳主持,同学们依次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何義同学表示好像他自己也随着电影进入到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与他们一起愤慨,一起抗议。“弱国无外交”,孔荣裴和吕璇同学也都提到了这句话,黄春雨和张康同学就此说到令他们印象最深的是顾维钧那句“中国不能放弃山东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无论何时,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得到相应的公平。而牛承鑫同学结合当下说这次的新冠病毒既是病毒、疫情,也是人类的机遇与挑战。这次我们国家通过党和人民的智慧、科技、合作,马上就要完全战胜新冠疫情,这也反应出了我们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诚然,就像蔡超琳同学特别说到影片第71分钟的一句话:请中国代表相信历史是在朝前迈的。平佳烨同学补充说今天的中国不再是无外交的弱国,如果说顾维钧代表当时年轻外交官的形象在为中国人的觉醒而奋斗,那么今日的中国青年则是在用年轻的肩膀扛起守护中国的重任,用青春的力量捍卫复兴民族的事业,施天慧同学对此也表示赞同。赵玉婷、王小玲和闫泳材同学在发言中都表示,只有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国,才能一次一次有底气有勇气地说不,强大起来的中国才能身体力行证明我们有理更有力去拒绝一切不平等和不公正。胡元树同学说在影片中有两处深深打动了他,一是肖克俭跪在英美法国旗上熊熊烈火燃烧着自己,二是在影片最后,顾维钧拒绝签字,第一次对列强说不。即使我们在巴黎和会上失败了,但我们的爱国情怀只会更加高涨。彭品同学则从影片中理解了“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句话。因为个人的强大终究敌不过国家实力间的较量,所以没有强大的国家便没有个体的前途。
       第三组的讨论由组长项敬银主持,同学们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陈晨、李莹和方琴同学纷纷表示震撼过后,感到了心酸和心寒。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精彩表现,但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却显得苍白无力。那个时候的中国是那样艰辛,那时的顾维钧是那样坚毅而孤独。一个人的呐喊没有用,两个人的呐喊没有用,但四万万人的呐喊终究会量变产生质变,会在世界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最终迎来新生的希望。彭雯雅和景佳娜同学呼吁我们青年人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面对困难,要团结一致,不忘初心,勇敢前行,为祖国贡献出一份力量。任子星同学结合当下说到,我们现在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这次疫情,我们国家用实力证明了自己,足够强大拥有了自己话语权,在国际上也不再软弱。石娇星和尚怡静同学表示,在影片中她们看到了那个年代中国的落后与弱小以及人民所遭受的不公平对待,看到了中国有志青年为抗争列强在黑暗中行路无所畏惧。张玉和刘姝嘉同学对顾维钧这种不屈不挠,始终抱着希望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的精神肃然起敬,项敬银同学表示在顾维钧的身上是真正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和社会担当。张新雨同学感慨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没有权利说话、没有能力反抗的弱国。就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已经醒了,但它是一头温柔的狮子”。赵思雅同学主要从政府和人民两点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中国人的骨子里,有一种岁月和苦难都难以磨灭的坚韧。无论眼前有多少无奈,心里的希望,从来都充满着鼓舞的力量。
      第四组组长洪婧洁以“祖国有力量 民族有希望”为主题作为开场,向组内的各位同学分享了电影的剧情以及自己的感受,她表示只有祖国强大起来,民众才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李培聪则与大家分享了一篇自己读到的影评:“重要的不是事件发生的年代,而是事件被讲述的年代……它代表了面对当前纷纭多变的世界发展格局中中国人民的心声,即中国尊重世界各个民族,也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她表示想要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也就是在座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唐琼、陈莹以及徐露等同学也纷纷赞同她的观点。贾博同学则谈及了中国的“外交天团”,他表示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纷争时,他们既保持着沉稳凝练,展现泱泱大国的气度风范,又能在发言时一针见血,字字珠玑,维护国家的利益安全。外交部的底气,源于不断强大的国家实力。乔子茹紧接着也表示,中国近年在国际社会上的强势发声的背后,是世界第二的经济体量,世界第一的制造业产值,可以令美国忌惮的军事实力,以及团结在一起的十四亿人民。
拼图
      同学们激烈而又深刻的讨论内容依托于影片本身的高质量以及大家日常的所观所感。《我的1919》片名即道明了影片独特的叙事角度,它不是在历史的洪流中表现扭转乾坤的人物,而是在追溯个人的经历时回顾历史。而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身处新时代的青年党员肩上的历史重担则更为厚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历史需要铭记,而历史记忆中的红色精神更需要我们传承。这些优秀的青年是我们每一位青年党员的榜样,希望党支部的同学们能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文:尚怡静、邓鹏翔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