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上下攥紧“拳头”,齐心协力抗疫情。在打赢疫情阻击战的重要时期,根据学校总体部署,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抓好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全院师生以“肯干、实干、能干”的精神,确保疫情防控和新学期开学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教学方面,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由责任教授、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教务管理人员等组成教学保障工作组,分管副院长组织实施,制定《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保障方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培养保障方案》。教学保障工作组首先对师生进行了细致调研,快速掌握开展线上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困难,对实践类等特殊课程制定了应急预案。组建不同教学平台的微信交流群,及时分享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利弊,并邀请学院使用教学平台经验丰富的老师答疑解惑,逐步消除教师对线上教学的顾虑。学院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利用大夏学堂、超星泛雅、爱课程、微信群、QQ群组、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线上授课。除完成线上课程体系的搭建外,学院老师还借助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不定期开设在线直播课,吸引多人观看,取得了良好的抗击疫情、助教助学效果。

学院对毕业班研究生培养工作十分重视,分管领导与研究生秘书通盘考虑疫情期间所涉及的毕业生培养工作。发挥学位点负责人统领作用,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意识,导师通过电话、网络等各种形式持续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和论文写作,敦促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和论文写作计划坚持学习、锻炼自主学习与科研的能力,积极与导师保持交流。部分导师还做了详细的研究生联系表,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各方面情况。此外,学院还要求研究生导师及时关注疫情防控期间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若有异常需报告学院辅导员,以保障研究生面对疫情的积极心态。
科研方面,对于未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奖项申报等,学院根据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3项目各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对于受疫情影响而推迟的部分项目,学院第一时间转发相关通知,以便申报人员明确时间节点、做好相应安排。同时,为顺利完成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根据学校要求,学院对于院系层面的两轮基金形式审查时间做了明确安排,针对优青、杰青及重点类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提升方案。


在学院老师们的积极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生环学院专项基金”的一部分用于购买移动式空气消毒机定向捐赠给黄州区人民医院和团风县人民医院,目前捐赠物资已顺利运送到当地红十字会,学院的师生们用实际行动传递爱。
学院党委鼓励全院师生,特别是党员师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争当抗疫先锋队和排头兵,用自己的方式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连日来,学院的青年学生志愿投身家乡疫情防控一线,与家乡干部群众守好一个个关口,筑牢一道道防线,用行动和爱心传递抗疫的信心与希望。他们中有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共青团员,生环学子用执着和热情诠释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

提高认识,保障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有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学校党委也做出重要要求“将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视为当前最大的政治责任”。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学院党委向学院班子和各党支部书记传达了学校党委《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全院各党支部、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线上讨论。2月14日,管理与支撑教工党支部利用“腾讯会议”线上平台召开专题组织生活,支部党员汇报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学校有关疫情防控的文件、疫情防控知识的学习心得。本科生党支部、18级和19级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也先后组织党员开展线上集中学习讨论。为进一步巩固师生防疫知识,学院党委设计了“全民战‘疫’,请你闯关,支部比拼”线上防疫知识答题活动,问卷共有30题,内容覆盖疫情防控、野生动物保护、传染病相关知识等。从2月14日至2月17日,全院共有77%的师生党员参与线上比拼,学院党委结合所有参与者的结合答题正确率和答题用时时间进行了综合排名。在此基础上,全院筑起了学习防疫知识、执行防疫要求、牢固抗疫决心、保障抗疫有力的防疫“长城”。

师生党员开展线上组织生活分享抗疫学习心得

学院党委发起全民战“疫”线上知识竞赛普及抗疫知识
多措并举,保障教学科研有序运行有力
疫情发生后,除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以外,教学怎样顺利进行,每年春季集中启动的各类科研项目申报是否能顺利推进?这些问题都牵动着学院每位师生的心。为保证疫情期间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最大限度不受影响,学院党委及领导班子迅速研究应对方案,由院领导牵头、党员教师担任骨干,积极开展线上课程研究与制作,与上级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科研相关工作顺利进行。教学方面,学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由责任教授、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教务管理人员等组成教学保障工作组,分管副院长组织实施,制定《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本科教学保障方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培养保障方案》。教学保障工作组首先对师生进行了细致调研,快速掌握开展线上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存在的困难,对实践类等特殊课程制定了应急预案。组建不同教学平台的微信交流群,及时分享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和利弊,并邀请学院使用教学平台经验丰富的老师答疑解惑,逐步消除教师对线上教学的顾虑。学院大部分本科生、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利用大夏学堂、超星泛雅、爱课程、微信群、QQ群组、腾讯会议等平台进行线上授课。除完成线上课程体系的搭建外,学院老师还借助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不定期开设在线直播课,吸引多人观看,取得了良好的抗击疫情、助教助学效果。

学院老师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平台开设在线直播课
科研方面,对于未受疫情影响的项目、奖项申报等,学院根据时间节点有序推进,目前已完成3项目各级科研项目的申报。对于受疫情影响而推迟的部分项目,学院第一时间转发相关通知,以便申报人员明确时间节点、做好相应安排。同时,为顺利完成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根据学校要求,学院对于院系层面的两轮基金形式审查时间做了明确安排,针对优青、杰青及重点类项目,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提升方案。
凝聚力量,保障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有力
疫情发生后,学院党委执行学校安排部署,迅速成立学院防疫工作小组,由党委书记刘婕、副书记路葵牵头,严格执行师生“每日一报”工作,做好情况跟踪,准确掌握师生健康情况,进行疫情监控和舆情监控。学院党委及领导班子成员、辅导员团队根据学校要求,利用邮件、网站和微信等平台,广泛宣传上级、学校及学院对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要求,普及防控知识、分享防控期间的工作经验,坚持正面宣传引导,保证始终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领导班子牵头完成师生情况跟踪、宣传疫情防控资讯

辅导员团队严格执行“每日一报”、宣传疫情防控情况


工作中的生环学子志愿者们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习近平总书记为全面战“疫”锚定这样的目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指示,充分发挥师生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作用,集中学习,充分研讨,提升抗疫责任意识。师生党员做先锋、做表率,主动担当,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和服务当地等形式,发挥党员“旗帜”作用。全院师生主动作为、担当作为、科学作为,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让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众志成城战疫情,同舟共济克时艰,待到山花烂漫时,相聚美丽的樱桃河畔!
文:张琪、刘婕 图:生环师生 资料来源:周天舒、张秋卓、路葵、陈然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