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中午12点,全院师生党员180余人齐聚吴泾宝龙大地影院。2个多小时的影片,从一个个小人物的故事,生动呈现了新中国70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影片接近尾声时,《我和我的祖国》旋律再次响起,全体师生党员起立,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同唱响这首对祖国饱含深情的歌曲。
师生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部分支部交流讨论现场
师生感想摘编:
学院党委书记 刘婕
电影党课很受教育和启发,是一次别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国70年,我们的国家不断强大,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为了国家的繁荣而努力,这当中离不开无数个背后辛勤付出的个体。电影从这些平凡人的小故事小欢喜小确幸入手,为我们生动再现了建国70年来重大的历史时刻,我深切的感受到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密不可分。生于70年代的我对电影中的很多故事非常有感触,“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电影感人接地气,引起共鸣,也留给我很多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普通党员,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将“小我”融入社会和国家的“大我”,担负起时代的使命,用不懈的奋斗和奉献回馈国家。“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爱我的国家,希望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陈小勇
今天中午学院党员观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一片,这部影片选取了1949年建国大典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7个故事,通过7个不同的故事回溯普通人与祖国的七十年历程。
在观影前就知道该片好评如潮,并且票房也超过了20亿元。尽管心里对这一影片已有很高的期待,亲身观看后仍是感到十分震撼、十分激动。除开国大典、原子弹成功爆炸两个重大事件外,其余5个故事所展现的重大事件所处时期我也经历过,影片也重新唤起了自己当时对这些事件的体验和激动的心情。从某种程度来讲,这部影片也反映了我自己的成长历程,
我感动最深的是第二个故事,即讲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的《相遇》。这个故事没有选取大家熟知的“两弹一星”元勋们作为主角,而是将镜头对住了一个平凡的技术人员----高远。在原子弹攻坚战役中发生意外,即将带来灾难性后果,已下达撤离命令情况下,一位平凡的、大家都不知道姓名的技术人员挺身而出,毅然逆着撤离的人流,重新返回到实验装置,冒着极大的辐射关闭装置,保住了历经艰难研制的原子弹,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但高远也因受辐射过重,最后不幸牺牲。即使这样,他也严格遵守保密纪律,面对偶遇的心爱的女友也没有吐露自己的工作。这个影片反映的是在原子弹攻坚战役中,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平凡的”科研工作者。因为严格保密制度,后人已经不知道他们的样貌、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的事迹。但是我们所有大家都十分清楚,他们对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的贡献同样巨大,他们也是真正的英雄。正如我们所享受的安全而和平的生活,是有许多人在那里每天直面最危险的东西。
感动我的是这个故事反映了与我们一样人,所从事看似平凡的工作也是成就伟大事业所不可或缺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构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完成这一伟大使命需要上层设计、宏观规划,更需要众多普通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管理维护人员,甚至每个人日常平凡的举动。因此,作为学院行政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应该以学院、学科发展大局出发,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科学合理地规划,努力打通制约学科发展的关键瓶颈,不断提升我校生态环境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同时,作为一名从事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应该兢兢业业把自身工作做好,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针对选定的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必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样地,每个教职员员工都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学院生态环境学科将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一流学科。
学院党委副书记 路葵
10月9日是我第二次观看这部电影,因为这部主旋律电影真的非常打动我,第二次观看仍然心潮澎湃。7个故事串起整整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看完竟然还有些意犹未尽。7个故事,聚焦新中国成立70年中的7个重要历史瞬间,代表着重要的历史事件,影片展现了这些重要历史事件下普通人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故事。这些历史瞬间,既可以汇聚当时人们的热情和精神,也可以在今天重新将人们的情绪点燃。我想分享影片中三个故事带给我的感受。
故事《相遇》中有恋人相见却不能相认的遗憾爱情,更让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国家科研人员,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隐姓埋名,他们的无私付出是对祖国和信仰的最高诠释。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多少像高远这样的英雄的舍家为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岁月。 与《相遇》那个伤感的故事形成对比,《夺冠》是通过冬冬和小美两个两小无猜的孩子的故事展开的。这个故事中弄堂里街坊邻居一起看电视的热闹嘈杂的场景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童年,也让我对这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说起中国女排,让我想起了最近一次郎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 “为国争光是我们的义务和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女排精神”代表着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坚持到底、永不言败,是引领着我们所有中华儿女不断奋发向上的中国精神。故事《北京你好》中看上去不太靠谱的司机老爸最终做出了让人钦佩的举动,将他视若珍宝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送给了汶川地震的孤儿。这位出租车司机是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人物,甚至有很多缺点,但他有自己的坚守,有内心最真的善良,他似乎就是你身边的某个人。
电影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展现大时代,平凡的故事也可以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电影中这些发生在普通中国人身上的故事,我们都能从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没有国家就没有个人,没有个人的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强大。在这个时代,只有一种情怀永远不会过时,那就是我爱我的祖国。正如歌中唱的那样“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学院党委委员 吴丹
电影还原了历史时刻,让我们了解了祖国发展遇到的诸多困难与不易。电影中有几个故事记忆犹新,一是开国大典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条件极其艰苦,工程师想尽了办法,而老百姓的热情支援更是成就了历史时刻。香港回归时我才13岁,记得那时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特别紧张与兴奋,真的是举国欢庆的日子。之后,自己有幸于2013年、2017年、2018年三次至香港旅行,更能切身体会到香港能回归祖国真好。电影里面还有很多温暖的时刻,可爱的小朋友东东,葛优饰演的的哥等等,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更贴近,他们与我们一样,与祖国不可分割。我和我的祖国共命运,我爱我的祖国,愿祖国母亲和平发展,繁荣昌盛!
生态学教工党支部 郑泽梅
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除了主题歌曲一直萦绕在耳边,感受最深的就是影片中的每个故事都体现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国旗自动升降设计师克服恐高完成设备安装、原子弹研究人员不顾生命危险尝试实验方法,扶贫干部重病在身让青年改过自新……我想,于我们而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教师岗位上,踏实工作,践行立德树人,尽自己所能发光发热!
生态学博士生第二党支部 周健
在举国同庆建国70年的背景下,这部电影将看似平凡的国人所经历的生活和祖国70年来的风风雨雨联系到一起,构成了这部真正的“我和我的祖国”。前夜,一颗小小的合金,将“我”和我的祖国联系到一起;相遇,个人小“我”与祖国国防发展的相遇;夺冠,懵懵懂懂的“我”把个人情感和女排夺冠的激动交织在一起;回归,一秒都不能错,连接着每一个为祖国统一努力的“我”;北京你好,新时代的“我”为祖国繁荣昌盛而绽放着小而伟大的光芒;护航,“我”的飞翔是为了给祖国护航,让祖国在天空展翅高飞;白昼流星,脱贫攻坚的“我”,个人成长的“我”,是和祖国航天事业息息相连的,翱翔在太空的宇宙飞船就是“我”的白昼流星,是照耀我成长的明灯。短短的七个章节,联系了伟大祖国和个个的“我”。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一个个“我”的努力和奋斗,祖国的繁荣昌盛也是“我”的白昼流星!
环境学博士生党支部 魏华炜
在影片展示的五个故事中,我对林治远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而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的严谨科研精神印象最为深刻。运用严谨的科学计算,缜密的逻辑进行图纸设计,实验模型构建,将国旗分毫不差的升起。尽管在试验过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他心中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以保证“万无一失”在天安门广场升旗国旗为己任,对待每一个要素都一丝不苟,最终圆满完成任务。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做科研时应当具备的精神。在我们求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应该想想林治远身上那种迎难而上的精神,分析原因为什么自己的实验结果不理想,是设计出了问题还是操作上出了问题?回想新中国成立之际,北京也是刚刚解放,一切都处于百废待兴之时,林治远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成果,而对于物质丰富,实验设施完善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发散思维,多途径探索科学原理和方法,将我们的科研任务圆满完成。我们要坚信尽管我们目前只是做着自己的“小科研”,但我们解决的是我们这个领域中的一个个小问题,只有这些小问题被不断解决了,我们才能积累做大事情的经验,为大事情的解决做贡献。目前我国的环保事业正紧锣密鼓的进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下我们做好自己的科学研究,不断进行理论探索,为解决实际的环保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是我们爱国的具体体现。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学习、研究,将来必定给祖国的发展和壮大献上自己的力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17级研究生党支部 薛梦迪
我和我的祖国由7个小故事组成,来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的历史性经典瞬间,印象最深的是《前夜》和《夺冠》。开国大典的《前夜》,分秒不差的升起国旗,从一个设计工程师的角度,讲述的是全国人民对新中国的期盼和信仰,“立国大事,志远必鞠躬尽瘁”;女排的《夺冠》,牵动的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心,即便是小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那份爱国情怀。直到现在,女排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作为预备党员,更要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时刻谨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18级研究生党支部 蔡超琳
如果说阅兵是通过先进的武器、严明的纪律展示国家的日趋强大,那电影就是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复兴和强大的背后每一个人为之付出的汗水与努力。
在故事《前夜》里,我第一次跳脱出那段仅有黑白录像的开国大典的史实记忆,看到了林治远万无一失绝不姑且的严谨,看到他不顾一切攀上旗杆的坚定,也看到了不知稀有金属为何物,却“携家带口”蜂拥而至的群众,看到了一场大典背后为国尽献的每一份微弱却又赤忱的力量。那是黑白照片遮不住的熠熠生辉的一年,是新中国向世界发声的一年。而70年后的中国,我们在《护航》里,在电视上看到的是每一位国民引以为傲的雄兵利器,我们的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这是祖国实现伟大复兴的一年,是新中国无比接近世界中心的一年!
毛主席曾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望我辈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强行,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誓与日月争光芒!
19级研究生党支部 符裕
“学女排,用行动;谈爱国,唯耕耘”,欢呼是肯定的,骄傲是肯定的,而这些肯定的基石是身后平凡的耕耘,传承的勤恳。70年,面对国旗,赞颂历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而80年,90年,100年时,你以何种姿态面对共和国国旗,或许将影响着中国以何种姿态面对人民,面对世界,面对历史。
本科生党支部 张煌
通过影片我们了解到普通人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所做出的或微小或伟大的贡献,感受到所有中华民族同胞别无二致的浓烈爱国之情。无论是为了新中国第一面电动国旗能“万无一失”升起而不断调试的工程师,还是为了研发原子弹而三年不能和家人联系的科研人员,抑或是随时准备待命排除突发情况的备飞人员,都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青年对祖国的强烈责任感以及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并永远传承下去的优秀品质。此外,影片还通过很多温情时刻收割了观众的欢笑与泪水,从个人视角以小见大。这一系列短篇故事也不禁让我思索,我们普通人除了能做一颗螺丝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外,也更当努力拼搏,以双肩承担更多对于党,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做一团火,能够燃烧自己发出更亮的光,更暖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