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报国青年先行,助力乡村环保教育——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美丽中国实践团赴云南姚安思源实验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9-07-09浏览次数:1489

       2019年7月4日一早,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美丽中国实践团全体成员准时在虹桥火车站集合,乘坐高铁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7月5日早9:00,从昆明南站经转抵达南华火车站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所在地余姚安县思源实验学校。

1

昆明南站合影

2

火车票拼贴
3
姚安县思源实验学校正门

     7月5日下午,姚安县团委书记刘丽萍、副书记阳昶旭、姚安县思源实验学校的校长杨文学和该校曾海燕、孙平老师等亲切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虽然地处山区,但得益于国家的投入,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学校拥有配有钢琴和架子鼓的音乐室、宽敞明亮的舞蹈室、充满童趣的美术室和手工室等,但在音、体、美教育方面,还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4

思源实验学校内部

      7月6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的“生态报国青年先行,助力乡村环保教育——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美丽中国实践团赴云南姚安思源实验学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开营。姚安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杨文学老师、孙平老师、我院党委副书记路葵、学院组工信息员张琪老师以及支教团队学生代表任通通分别做主题发言。随后支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也都纷纷进行了生动活泼的自我介绍。
5
思源实验学校孙平老师
1
思源实验学校杨文学校长
6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

      第一节破冰课拉开了本次夏令营的帷幕。志愿者带领小朋友做了团队建设的小游戏,包括“说出你的名字”、“你画我猜”、“指压板挑战”等,。短暂而愉快的破冰活动后,志愿者和小朋友开始熟悉并亲近起来。





11

       随后,支教课程登场,本次夏令营共有一班(三四年级)和二班(五六年级)两个班,理论课包含理想教育、环保教育、垃圾分类、生物、化学、物理、地理和语数外等课程。课程内容生动有趣,拓展了小朋友们的视野与知识面。课堂互动问答中,孩子们积极回答老师们的问题,小手高高举起,小眼睛充满认真与坚定。孩子们的知识储备与逻辑性的回答,让大家意外又惊喜。

12

二班理想教育课(张新雨老师)
17

18
一班理想教育课(田慧敏老师)
15
二班语文课(洪婧洁老师)
16
一班生物课(苏鑫老师)
17

18
一班地理课(蔡超琳老师)

      下午的实践课和活动课格外受小朋友欢迎,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手绘环保袋、认识乡土植物、拼接大自然的脸、折纸剪纸、武术、手语操、感恩家书、快乐刮画、音乐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课。简单的材料可以创造出许多实用的物品,巧妙的制作方法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孩子们的想象力也让大家眼前一亮。孩子们嘹亮的歌喉,让爱国的旋律荡漾在这个校园。

20

一班音乐课(曾雅雯老师)
22

23
二班武术课(刘绍楷老师)

      愉快而充实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晚上大家在稍作休整后,集中在县委临时借用的会议室开始课程总结和第二天课程的试讲与调整。20名师生齐心协力,即使白天忙碌劳累,也依然坚守在会议室里同心协力,因为我们的初衷是给孩子们带来高质量的暑期课程,给他们带来生动有趣并且能够终生受益的课程体验,希望我们能够为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添上一抹绿色的记忆。

24

支教团成员开会讨论
25

支教团成员与思源实验学校师生合影
文:王小玲 图:张琪、路葵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