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8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在闵行校区二教323室成功举办“读书分享沙龙”校园主题日活动。本次活动由学院团委学生会组织部和学习部承办,以“好书推荐+读书分享+剧本情景编排”为主体形式,旨在唤起大家对阅读的兴趣,提升文学素养,丰富课余生活。活动由学院团委组织部干事王泯琪主持。
首先,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由学院陈小勇老师、张秋卓老师、达良俊老师以及周旭辉老师推荐的生态环境方向的优质书籍。《自私的基因》作为行为进化的科普著作,受到了两位老师的青睐,大家通过修读此书可以对进化有全新的认识;而作为环保经典书籍,《寂静的春天》掷地有声的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指出人类在未来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人类简史》和《城市的胜利》两本书为读者揭示了人类的演变发展,让大家警惕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导致的生态环境损害和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而《物种起源》是论证物种起源与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著作,通过修读这些名著,同学们可以在更为宏观、深刻的层次上了解自己专业的性质与意义。
随后,包栖桐和王向阳两位同学分别为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经验。包栖桐同学分享的是王安忆的《长恨歌》一书。该小说以王琦瑶“锦绣烟尘”式的传奇一生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将时代的沧桑变幻同个人命运乖蹇相联系,其中对四十年代上海老弄堂的描写更是细腻。王向阳同学分享的是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伊凡伊里奇之死》。相比于《长恨歌》的细腻,这部小说更多的展现了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通过一个普通官吏之死,揭露了19世纪俄罗斯官场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冷漠以及信仰的缺失,展现一幅普通人生的图画,反映当时令人惊愕的空虚和荒芜的情感世界。分享结束后,两位同学与大家进行互动问答,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文学魅力,在交流过程中碰撞出全新的思想火花。
最后,在剧本情景编排中,参与活动的同学被分为两组,通过各自对名著中人物的理解与体会,对经典名著进行情景再现。第一组同学出演了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一幕经典场景,第二组再现的是曹禺《雷雨》中的经典片段。同学们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理解,塑造人物形象,完成了独一无二的经典再现。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自己感兴趣的书目,同时也对其所学专业有了更生动的认识。活动中,对文学作品的分享介绍有助于开拓同学们的视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能以好书为鉴,以我校的人文情怀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人格独立、思想成熟的读书人。
文:陶琳防 图:沙小涵、王昕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