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察和选拔创新型人才,让中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亲身实践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科学研究过程,激发中学生对生态环境科学的兴趣和关注度,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8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优秀中学生夏令营于7月10日-13日开展。这是我院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优秀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一经推出就收到全国各地四百余名优秀中学生报名,经过老师们层层筛选,共60名营员脱颖而出被我院录取。
2018年7月10日下午,营员们纷纷来到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学生在生环学院开始了这个夏天的奇妙旅程。
夏令营报到现场
2018年7月11日上午,夏令营在资环楼148室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婕主持,院长陈小勇、副院长周天舒、生态学专业负责人邓泓、环境科学专业负责人张勇、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主任达良俊以及夏建阳、崔玉雪、谭珊珊、陆文洋、王娟娟老师和志愿者同学们出席了开幕式。首先,刘婕老师介绍学院举办夏令营的初衷,并向在座学生、家长、老师通报夏令营的报名情况和录取情况。接着,陈小勇老师致辞,表达了对营员们的热烈欢迎,并向营员们介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让大家对华东师范大学和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学院为营员们准备了充实的专业知识试听盛宴,分别请达良俊老师、夏建阳老师及陆文洋老师向营员们介绍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生态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环境问题观察MOOC,希望营员们能够通过讲座更加深入得了解生态、环境学科的研究内容,启发学生思考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深入探索。讲座结束,营员们纷纷向专业老师提出了自己在环保、生态方面的困惑,并与同学、老师热情交流,能看出营员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之高、求知欲之强,这也证实了达老师所说的触发式教学,一触即发,老师们的讲座为学生打开专业知识的大门,引导学生做更多的专业思考,效果显著。
党委书记刘婕老师主持开幕式
院长陈小勇老师开幕式致辞
达良俊老师介绍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
夏建阳老师介绍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
陆文洋老师介绍环境问题观察MOOC
营员们认真听讲、提问
2018年7月11日下午,营员们与带队老师、志愿者一同前往城市规划馆与梦清园参观,体验环境问题观察MOOC教学流程。通过专业讲解员、带队老师和志愿者们不同层面的介绍,让同学们对城市的发展、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城市规划馆参观过程中,营员们积极提问,可以看出营员对于生态环境相关问题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有同学问到关于候鸟与留鸟的种群关系更是激起了老师与同学们思维上的碰撞。参观梦清园时,张勇老师、崔玉雪老师和谭珊珊老师分别为同学们讲解了河流治理的相关知识,让同学们对污染河流的治理与监测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激发了同学们对生态环境学科的兴趣。
在城市规划馆,讲解员介绍城市发展过程
在梦清园,带队老师和志愿者讲解河流相关知识
2018年7月12日上午,讲座由陆文洋老师主持,陆老师在介绍夏令营当日行程后,作了水环境相关专题的报告,随后崔玉雪老师为营员们讲解水体理化性质与基本水质指标测定方法,并向营员们展示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为下午的水质实地监测做好准备。讲座结束后,终于轮到营员们期待已久的自我介绍环节,营员们分组、为小组取名、组织自我介绍,现场热火朝天,天南海北的同学们滔滔不绝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乡,通过这样的仪式,加强了营员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小组成员的感情,为后续的实验实践、小组汇报奠定了感情基础。
陆文洋老师进行水环境专题报告
崔玉雪老师讲解水体监测知识并介绍仪器使用
同学们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
小组自我介绍
2018年7月12日下午,营员们五大组分成两波,一波跟随宋坤老师前往学校的生态岛,宋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生态岛的形成及由来,一波跟随崔玉雪、谭珊珊老师等前往丽娃河采取水样,两波交替进行。室外实践活动结束,同学们前往实验C楼实验室进行水样的预处理工作,助教为大家讲解水体叶绿素a在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性以及测定前的预处理方法和原理。营员们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坚持不懈的实验精神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与表扬。整个下午的实践活动不仅仅锻炼了同学们在野外监测、室内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大家了解到建筑废弃物是如何变废为宝,生态岛对校园来说具有何种生态效益,激起了同学们的思考。
宋坤老师讲解生态岛的由来
同学们进入生态岛实地勘探
同学们采取水样、监测水体理化性质
助教老师讲解叶绿素a的测定流程
营员们认真听讲
营员们完成水样预处理
2018年7月13日一大早,营员们就已经集中在实验C楼,积极准备叶绿素a吸光度的测定以及讨论小组总结汇报工作。上午实验结束后的两三个小时,各小组同学们紧张地准备下午汇报的PPT,包括总结夏令营活动的收获、分析水质监测数据等,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
营员们进行叶绿素a的测定实验
营员们进行小组汇报的探讨
2018年7月13日下午,夏令营最后的汇报正式展开。10个小组的营员分别总结了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收获,或由表及里,或诙谐幽默,或举一反三,同学们不仅分析了探究性实验结果,也充分展现了个人风采,会议室里充满了欢笑声和掌声。评委老师依次对大家的汇报做了点评,也与每位同学进行了交流,最后根据营员们的表现评选出优秀营员。
小组汇报、评委老师点评
小组总结汇报的结束意味着夏令营活动接近尾声,接着,学院组织开展了夏令营闭营仪式,闭营式由副院长周天舒老师主持,同时邀请了营员家长出席,共同见证优秀营员获得荣誉的时刻。周老师宣布此次夏令营共评选出12位优秀营员,其中2位同学表现优异,获得“明星营员”的殊荣,并请老师们颁发荣誉证书。颁奖仪式结束后,周老师首先邀请了优秀营员代表夏辰杰、宋阅发表感言,两位同学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高度赞赏,也向大家分享了三天的满满收获,其次,也邀请了夏令营教师代表崔玉雪老师、陆文洋老师,助教代表李培聪,志愿者代表许俊哲发言,老师和同学们对营员这几天的表现予以了高度肯定,对大家未来的升学考试寄予厚望。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刘婕老师总结发言并宣布闭营,刘老师表示,短暂的夏令营生活即将结束,但是同学们的情谊会永远留存,华东师范大学也永远欢迎大家,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是开始,不是结束等。到此,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8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优秀中学生夏令营正式落下帷幕。
优秀营员颁奖仪式
刘婕老师为明星营员颁发证书
优秀营员、教师代表、助教代表、志愿者代表发言
刘婕老师对夏令营进行总结并宣布闭营
此次夏令营活动围绕我院专业特色举办,营员们在获取理论知识后进行实践实验,加深了对生态环境学科的认识,优质的科学体验更坚定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提升了他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希望通过三天的夏令营活动,能让同学们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一份难忘的回忆。
全体营员与老师、助教合影留念
(作者:许俊哲、王娟娟 摄影:杨欣、李培聪、代文灵等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