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五月,明媚初夏,又是一年毕业时。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长效机制的落实,保证顺利完成2018年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于5月15日开展以“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书写最美人生华章”为主题的毕业生党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院党委书记刘婕老师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作为本次组织生活会嘉宾出席,活动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老师主持,全院40余名毕业生党员参加。
早上8点,活动准时开始。本次活动共分三个议程,第一项议程,由学院党委书记刘婕老师寄语毕业生党员。刘婕老师围绕党性教育向全体毕业生党员寄语,希望大家能继续保持一名党员的初心,严格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将来无论是求学深造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为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在走出校门后也能心系母校,不忘师大精神,为学校学院建言献策,求实创造,砥砺前行。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余玉花教授为同学们上了一堂名为《中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党课。余老师用其炉火纯青的学术造诣为同学们生动的概况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余老师提到,中国精神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肯干肯吃苦,很多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有着十分动人的奋斗史,现在基本都过着殷实的生活,这与他们超于常人的吃苦精神是分不开的。接着,余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结合丰富的事例,特别向大家阐述了爱岗敬业的重要性,余老师说,大家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职业未必是自己最喜欢的,但敬业这件事却是不容商量的,将来,无论处于哪个岗位,都希望大家能尽职尽责,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余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这不仅是一堂毕业前夕的党课,更是一名有46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年轻党员的谆谆教诲。
活动第三项议程,各基层支部毕业生党员代表分别上台分享了自己的毕业感想。首先上台的本科生洪婧洁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规划,并号召在座同学,既不甘于平凡,但也不畏惧默默奉献,从点滴做起,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同样来自本科生党支部的秦倍佳同学毕业后将继续出国深造,她谈到,选择出国学习,不仅仅是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更是作为一次很好的文化沟通交流机会,她借自己一次与英国小伙聊天的经历告诉大家,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还有很多误解,她希望自己能以身作则,为中西方政治、文化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16级研究生党支部的李耸耸同学则号召大家,作为青年一代,应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最后一位发言的,是来自博士生支部的武冬同学,武冬同学认为,毕业后无论身处何方,党性是一名党员最不能丢的,同时,武冬同学还认为大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培养自己的党性:1、终身学习;2、锤炼自身品德;3、更新认知;4、对自己要有信心、对制度有信心、对我们党有信心。几位同学的肺腑之言也让在场师生为之动容,相信大家一定能带着今日所感所想,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活动最后一项议程,由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老师向大家介绍毕业生组织关系转接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路老师详细为大家梳理了组织关系转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叮嘱大家在毕业之后,一定尽快完成关系转接。
两个多小时的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顺利结束。毕业生党员无论是踏入社会还是继续深造,在一个团体中,都应当时刻保持先进性,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党员教育,也是学校、学院对毕业生党员的嘱托,希望大家在自己今后的奋斗道路上,不畏辛苦,保持自信,不断前进,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书写出属于自己的最美人生华章。
作者:张琪 摄影:李立 张琪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