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发言的,是生环学院年轻的教授张健老师。他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为新生们分享了自己对科研的理解。随后以陈寅恪做科研为例,强调科研就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还着重为大家推荐了《科学研究的艺术》这本书,希望对大家今后的科研生活有所帮助。张教授深入浅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科研,最后还就大家关心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怎样读文献、怎样选择科研课题、怎么玩数据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等等,给予了详尽透彻的解答,并给出了诸多中肯建议。
第二个分享的是在读博士王婧同学。她作为已申请到CSC公派留学机会的优秀博士生,从“叶与森林”这个诗意的题目展开,强调“视角”的重要性,告诉大家要用科研者的角度看待问题。随后师姐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讲述:强调与导师、课题组同学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建立自己专业知识体系;设定好自己的关注圈和影响圈。王婧师姐着重从如何成功申请留学这一方面,为大家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随后,夏辉鹏同学用幽默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为大家分享了研究生阶段他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还有读过的书。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生动的告诉大家,科研过程中会遇到的沮丧、喜悦、挫败感和成就感,告诉大家伙伴的重要性,鼓励新晋同学要有科研以外的爱好。最后,师兄用“买书这病我可能一辈子都治不好”来自嘲,其学霸属性深深感染了在座新生们。
最后的在读硕士刘敏同学,一个能够同时兼顾科研、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的人,必然是能力超群的人,刘敏师姐就是这样一个大家口中的“拼命三娘”,作为第三届研究生会的主席,除了科研上的心得,师姐还分享了许多科研以外的故事。她以“镜我所能 镜享人生”为主题,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经验介绍:①平面镜:自我认知、环境分析、正确决策,②望远镜:远程规划、早做准备、及时调整,③太阳镜:直面生活、感恩“研”途、尽享人生。刘敏师姐以宏观的角度阐述了作为一名研究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素质,令大家受益匪浅。
(作者:牛芳 王建辉 摄影:吴丹 吕晓彤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