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27日,以“海岸带蓝色碳汇:概念与方法”为主题的2017海岸带蓝色碳汇国际研讨会在浙江温州召开。围绕“蓝碳的概念与理论体系”“湿地恢复与蓝碳产业”“生态资产核算与蓝碳评估”“蓝碳政策”等4个议题,与会的国内外专家们共同探讨蓝色碳汇在社会、生态、产业、科研等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一世界性话题。
会议开幕式
气候变化问题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的大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最近10余年来的研究显示,海岸带盐沼湿地、红树林、海草床等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碳汇作用,被称为海岸带蓝色碳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蓝碳”策略是促进海洋生态健康和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解决全球一揽子环境问题的切实可行且高效的途径与新方案。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上海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美国海洋生物研究所、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泰国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园、中国全国海洋碳汇联盟协办。来自中国、美国、泰国等28家高校、研究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我校东方学者唐剑武教授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发起人之一,陈小勇教授、达良俊教授分别担任本次会议的联合主席和联合副主席,我院师生承担了重要的会务工作,在会议文本制定、倡议书起草,外籍专家接待等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
披猜.宋成教授做主题报告
我院东方学者唐剑武教授做主旨报告
著名生态学家William J. Mitsch教授做主旨报告
撰稿: 刘思路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