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下午, 2017年“教育扶贫,青年在行动”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暑期实践活动暨管村学校暑期夏令营结营活动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管村学校举行。管村学校校长管少云、管村学校教师祝海文、管水花、周海涛、邱忠华,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路葵、本次支教团带队老师吴丹、摄影老师李立以及全体支教志愿者和管村学校夏令营全体小营员出席了本次活动。
本次结营仪式的主持人由我院支教团成员吴忠玲、丁杨洋两位同学担任,两位同学在简单介绍本次支教夏令营基本情况后,通过播放精彩的视频回顾拉开了结营序幕。随后,管村学校的同学们为大家展示了他们在这七天当中的学习与实践成果,不少同学也自愿表演了才艺节目。
管村学校一班的同学们展示在夏令营期间学习的杯子舞
管村学校二班的同学们展示在夏令营期间学习的舞蹈《歌舞青春》
同学们自发表演拉丁舞等节目
随后,华师大生环学院的支教团队的吴忠玲同学表演了街舞,支教团全体成员合唱了歌曲《在你身边》,播放了为同学们录制的离别赠言,即将分别,我们的心却依然在一起。希望能够激励管村学校的同学们坚持梦想,好好学习。
吴忠玲同学表演的街舞
生环学院支教团队合唱
最后,生环学院支教团队与管村学校交换了签有各自全体成员姓名的纪念T恤,结营仪式在同学们与支教老师们的相拥告别中结束。
管村学校的同学们在纪念服上签名
不舍分别的老师与学生们
为期一周的暑期爱心支教社会实践活动随着结营仪式的落幕就正式结束了,时间只有短短七天,内容却充实多彩,给支教老师和同学们双方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7月9日到7月15日这一周时间里,华东师范大学生环学院的支教团队在管村学校开展了由基础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部分组成的课堂教学、当地经济环境情况调研以及与贫困学子对接活动。在此期间,华东师范大学校领导一行赴上饶市管村学校看望了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支教团队并开展了座谈会,支教老师们与学生共同进步,在各个课程都有良好的表现。
此次夏令营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生物、化学、物理、历史、文化课程、理想教育以及环保教育等,生环学院支教团队结合自身专业背景,通过多种课外拓展与实验不仅为管村学校的同学们普及的相关知识,也为他们带去了不一样的基础课堂。
同学们在上英语课
与生环学院专业结合的环保教育课程
实践课程主要有超轻黏土制作、植物染布、水火箭模型制作、感恩家书、文化衫创作、拼接大自然的脸以及滴胶制作。实践课程与基础课程相互关联而更富有趣味,寓教于乐,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开拓了眼界。
绘制文化衫
同学们书写的感恩家书
水火箭模型在老师的帮助下发射升空
体育、舞蹈、音乐、认识乡土植物与夜游昆虫观察活动构成了此次暑期实践的活动课程。活动课程让同学们走出课堂,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了解更多与自己身边环境有关的小知识。
体育课上团体合作的同学们
同学们在校园认植物
夜游昆虫观察活动
而在课程展开之外,生环学院支教团队在当地开展了调研以及贫困学子对接活动。负责调研的小组深入实地走访,调查了广丰区管村当地村落生态环境对经济的双向影响。在贫困学子对接方面,通过家庭走访,深入了解贫困学子的生活与学习状况,并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给予对接小朋友更多关心与支持。
路葵老师、吴丹老师、与对接帮扶的同学
支教不仅仅在于给贫困山区的同学们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孩子们的视野,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为孩子们内心播下理想的种子,让他们可以更加努力的学习,期待与他们再华东师范大学的再次相见。
而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感谢校领导的慰问和管村学校的照顾,当然,还有我院的志愿者们。由于我院支教的管村学校夏令营是住宿制,共100名学生,按年级分为两个班级。课程安排每天从早到晚,志愿者不曾休息。晚上结束还要总结和进行第二天课程的试讲,我们的调研和家访都是利用课堂之余的时间来进行。由于支教适逢高温日,大家在没有空调的教室和宿舍,每天汗流浃背;在烈日下走访和调研。然而,即使如此,大家没有任何怨言,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小朋友带去更加精彩的课堂,给管村学校和管村的发展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他们是这个夏天最可爱的一群人,让我们记住曾经有这样一群可爱的生环师生,无怨无悔的把爱心留在了那片大山里的学校。这个夏天,因你们而多彩。
(撰稿:丁杨洋 摄影:李立等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