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闵行大紫竹生态之美——樱桃河、黄浦江紫竹滨江公园水质监测徒步行

发布时间:2017-05-14浏览次数:3239

      2017年5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迎来第三个主题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了感受闵行大紫竹生态之美的活动。本次活动结合《环境问题观察课》的教学安排,由我院张勇、周天舒、邓晶晶、陆文洋、路葵、吴丹、王娟娟、张琪等老师带队,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在活动过程中深入观察河流、农田、农村,让大家一同感受大紫竹地区的师大校园、农村、荒野和滨江不同环境类型的生态之美。

 

1

      下午12:45,参加活动的师生在资环楼148集合,此次参加活动的同学被分成八个小组,每两个小组一个采水器,一套上海三信SX736型便携式pH/电导率/溶解氧仪。首先由助教为大家分发标有采样点位置的路线图,张勇、路葵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行程安排和一些注意事项。另外,此次活动还邀请到了上海奕枫环境仪器公司的张海迎工程师进行全程指导。

 



熟悉活动路线图


路葵老师讲解注意事项


助教施胜利讲解仪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3:00左右,大家集体出发前往我们的第一个采样点检测樱桃河的水质。第一个采样点在校内生态岛附近,同学们在桥上用取水器取样后检测。大多数同学是第一次使用水质检测的仪器,认真操作之余也带有几分激动与好奇。



数位老师与同学们一同前往生态岛










樱桃河水质测定


张海迎工程师全程指导

      结束第一个采样点的测定后,同学们走出校园,步行至虹梅南路紫凤路,在队伍中也不时会看到一辆单车。穿过友爱村,同学们沿路观察此处村庄和农田的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大气状况、水质状况、生活垃圾堆放情况、噪声污染状况、生态环境情况等,同时在农田中的一座小桥处测量新蒋家港水质情况(注:这条河与学校图书馆草坪前的校河直接相连,距离约1公里)。



在雨中走向采样点





新蒋家港水质的测定


      完成第二个采样点的水质测定后,大家一同沿东川路、星乐路步行前往滨江公园,一路上观察农村、农田、乡村河流、植物、生态用地等的情况。张勇老师也在途中向大家讲述了关于生态之美的含义,让大家用心去体会紫竹的生态之美。
      一路欢声笑语,伴着雨后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同学们很快就走到了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位于黄浦江防汛堤坝上,沿着黄浦江大约有2公里长,将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防汛堤坝结合在一起,建成了长长的亲水平台、长堤和栏杆,既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又让人们可以亲近河流、亲近自然。人们可以在公园里垂钓、玩耍,这大片的绿地是城市中少有的静雅之处。



步行走向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

1

2


同学们在滨江公园拍照


      同学们在滨江公园对黄浦江此段的水质进行采样测量。完成测量后,张勇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经验,向大家分享了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移动污染源及环境风险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水”这一环境要素。最后大家在滨江公园合影留念后步行回学校。






滨江公园采样检测





学院老师全程陪同




张勇老师结合来往船只讲解


3









滨江公园内合影留念

1

步行回学校


      此次“感受闵行大紫竹生态之美——樱桃河、黄浦江紫竹滨江公园水质监测徒步行”校外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全程在中雨中步行10公里,低碳环保,师生反响热烈,参与度高。此次实践活动加入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对环境仪器的了解。深入观察河流、农田、农村的行程安排让大家对这些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对于大一学生,这种实践教学的方法,以环境问题为着眼点,培养了专业兴趣,启发了专业思考,开阔了专业视野,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外出实践是华东师范大学校园活动日的一次活动,也是2016级《环境问题观察》课程本学期第二次活动。该课程已经2017年3月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成为宣传我校环境专业建设成果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现可登陆中国大学MOOC选课学习。该课程从新生入学即开始,结合《环境科学概论》课堂讲解,通过参观和考察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辰山植物园、吴泾第二发电厂、老港垃圾填埋厂(垃圾都去哪儿活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览馆、苏州河梦清园水污染治理展示馆、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崇明西沙湿地、可口可乐公司、SGS公司环境实验室、紫竹科学园区、上海市环境监测站、上海华闵环境科技公司、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公司等单位,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以环境问题观察为起点,了解环境现状、理解社会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深入思考、激励专业学习,为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奠定基础。

撰稿:李培聪;摄影:李培聪、张丽姗、杨欣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