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团校举办“微信新闻那些事儿”主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7-05-02浏览次数:1219

      2017年4月26日下午3点,生环团校第五次活动暨“微信制作那些事儿”主题讲座于生科辅楼119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院团委书记吴丹老师主持,校宣传部副部长陈颖老师和校宣传部吴潇岚老师担任主讲,16级团校全体成员和学院研会宣传骨干参加了这次讲座。

 

      吴丹老师简单开场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到场嘉宾之后,本次讲座正式拉开序幕。首先进行讲解的是吴潇岚老师,吴潇岚老师也是校大夏通讯社的指导老师,她指出同学们在撰写通讯稿的过程中有文章套格式,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为了对比,老师分享了一则时尚博主gogoboi有关其一日生活的文章,借以说明文章要有态度、深度和温度。就这三点,老师又分别进行了案例的分析,详细说明了态度即写作要有意义,有新意,有规模;深度即掌握纪实写作之上,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型,采取不同的文章结构;温度即文字要有可读性,可以以案例勾起读者的共同情感。老师生动详实的讲解令大家频频点头,获益良多。

      紧接着,陈颖老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从平台运维看这个时代的大学形象传播"的讲座。陈老师作为学校新媒体运营的负责老师,从华师大近年来信息传播媒体的变换入手,以2010年微博运营,2012年校园官网改版和2014年微信公众号的诞生为例,说明人们对于新媒体的需求从原来单纯的获取资讯,转向以视觉化为主、有用有趣的资讯获取为辅的状态。期间,徐力波同学和杨振坤同学分别提出各自的问题,老师以理论结合案例回答了两位同学的问题。之后,通过对五条超过10万浏览量推送的分析,老师总结了成功传播的四大要素:恰当的时机,有趣的标题,明确的受众,以及优质的内容。讲座的最后,老师重申了新媒体运营的理念,表达了对于同学们在新媒体领域有所建树的美好期望。

 

    至此,两位老师的分享告一段落,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阵阵掌声中,本次的讲座也正式落下了帷幕。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于微信稿与新闻稿的理解又更深入了一层,并且在选材与写作技巧等方面有了更细致的认识,对日后学生工作的开展意义深远。

(作者:王瀚翀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