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3日下午13:00,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行2016年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培育项目”的中期检查工作,并根据项目的深入程度进一步将项目划分成国创、上创、校创三种不同类型。
为了加强对本科生科创项目的指导,我院本次评审工作按照不同专业方向分为2场同时进行,其中在资环楼234室举行了生态学类的项目评审,由李德志、伏玉玲和晏黎明三位老师负责评审。
在资环楼430室举行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项目评审,由赵雅萍、张秋卓和张颖三位老师负责评审。
评审工作按照安排好的顺序顺利进行,各同学就他们的科研成果均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展示,评审老师对同学的科创项目加以点评指正,针对他们命题和研究方法提出了质询,并对他们的不足之处做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项目后期的改善深化提供良好基础、指明了方向。经过一个下午紧张的答辩评审,本次评审立项结果公布如下: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姓名 | 中期检查结果 |
2016PY-424 | 废旧锌锰电池中锌的真空气化分离同时制备纳米氧化锌粉 | 王正宇 | 2017国创 |
2016PY-425 | 石墨烯负载的铁氧化物对有机砷的环境迁移行为的影响 | 何卓群 | 2017国创 |
2016PY-426 | 铁氧化物对ANAMMOX类型的影响研究 | 陈关潼一 | 2017上创 |
2016PY-427 | 基于量子点标记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对重金属污染物检测的研究 | 李培聪 | 2017上创 |
2016PY-428 | 拟除虫菊酯对热带爪蟾早期胚胎发育的对映体选择性毒性效应研究 | 周麟珂 | 2017上创 |
2016PY-429 | 细叶美女樱,紫茉莉和蔓长春花对金属镉的富集作用研究 | 郭琳颖 | 2017校创 |
2016PY-430 | 光合细菌利用有机废水光照产氢初探 | 陈莹 | 2017校创 |
2016PY-431 | 黄浦江上游风险源汇总及初步风险源评估 | 张璐 | 2017校创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姓名 | 中期检查结果 |
2016PY-432 | 适用于长江与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型构建 | 肖绍赜 | 2017国创 |
2016PY-433 | 龙柏异形叶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孙琼 | 2017国创 |
2016PY-434 | 基于植被功能性状动态变化模拟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可行性初探 | 申琳 | 2017上创 |
2016PY-435 | 华东师范大学PM10和 PM2.5质量浓度及比值特征研究 | 张嘉芯 | 2017上创 |
2016PY-436 | 基于生态足迹(EF)与道斯矩阵(SWOT)方法的生态旅游可持续管理研究——以张家界景区为例 | 唐琼 | 项目终止 |
2016PY-437 | 上海市近地面O3时空分布及植被对O3的净化作用 | 夏语涵 | 2017校创 |
2016PY-438 |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研究 | 史心怡 | 2017国创 |
2016PY-439 | 城市基础设施物质存量的历史演变研究——以1930-2014年上海为例 | 高楠 | 2017校创 |
2016PY-440 | 中国城市碳排放时空动态研究 | 张梦莹 | 2017校创 |
2016PY-441 | 上海不透水层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热岛效应相关研究 | 朱雨楠 | 2017上创 |
本次科创培育项目中期检查工作,不仅完成了对本科生科创项目的评审,也是一次学院本科生科创项目成果的展示。一方面,即时纠正了科创项目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让同学明确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学院本科生的学科素养和科研水平。
(撰稿、摄影:刘蔓琼 张轶凡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