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30(周四)下午2:00 地磁倒转-生物大灭绝因果关系链的中间环节:大气氧逃逸?

发布时间:2017-03-21浏览次数:914

讲座题目:地磁倒转-生物大灭绝因果关系链的中间环节:大气氧逃逸?

主 讲 人:魏勇 教授

主 持 人:张健 教授

开始时间:2017-3-30(周四)下午2:00

讲座地址:生科辅楼119会议室

主办单位: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科技处

报告人简介:魏勇,博士、博导、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学术助理、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中科院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副主编。主要从事太阳系行星空间环境的比较研究,致力于理解空间环境在行星演化中的作用。2013年获得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EGU)授予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Outstanding Young Scientist Award)”。

报告摘要:地球是一个从内部(地核)到空间(磁层)多圈层耦合的复杂系统。地质记录数据展示出的各种演化行为和重大事件的驱动因素,往往是起源于内部、耦合于空间、并牵涉到物质与能量的转换和转移的各种过程的叠加。地球显生宙阶段的演化,有三个参数呈现出有趣的相关性:地磁倒转频率、大气氧含量和生物数量。其中,地磁倒转频率与生物数量的关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注意到,大气氧含量与生物数量的关系在最近十几年也开始被研究,而地磁倒转频率与大气氧含量的关系却一直未建立起来。本报告介绍一个新的假说:地磁倒转期间,地磁场对大气的保护作用削弱,太阳风加剧剥蚀大气氧离子,随着更多氧离子逃逸到行星际空间中,其积累的效应导致大气氧含量下降。通过与当前火星氧离子逃逸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计算了地磁倒转期间氧离子的逃逸率,其结果支持这一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