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参加“垃圾去哪儿”校外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6-12-16浏览次数:2781

20161215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677名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由我院张勇及陆文洋老师和6名助教带队,前往老港废弃物处理处置基地、徐浦大桥垃圾中转站参加了“垃圾去哪儿”课外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作为2016级本科生《环境问题观察》课程的第二次参观实习,主要内容是了解垃圾的收集、转运及处置过程,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有初步的认识,为日后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丢弃过程是:先丢到家庭垃圾桶,再是小区垃圾箱旁,转运到社区垃圾压缩站,然后是城市垃圾中转站,最后是垃圾填埋厂和焚烧厂。本次课程参观的是最后两个环节,并要求大家自行探讨前三个环节。

课程安排由垃圾处理的末端开始,也就是去探索所有的垃圾最后的终点站是哪里。上午9:50同学们乘车出发,10:40到达位于浦东东海之滨的老港废弃物综合处理处置基地,也就是垃圾运输船的终点站。基地占地约29.6平方公里,面积和澳门市区相当,负责上海全部生活垃圾的填埋和焚烧任务,是国内最为先进的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基地。首先大家先在会议室听了负责人的介绍后观看基地的宣传视频,然后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分为两个小组参观整个基地。由于老港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巨大且场区内不允许随意走动,所以大家在负责人的讲解中乘车参观。

1

全体同学观看宣传视频



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并记录
场区概括一览

随车参观的过程中,大家依次经过码头、氧化塘、已经完成填埋和正在填埋中的地方,讲解员分别为大家进行了介绍。基地设有集装运输和散装运输两个码头,并表示在未来两年内争取实现全部使用集装运输。负责人介绍了基地的三大清洁能源——沼气发电、风力发电与焚烧发电,并向大家讲解了填埋的过程,大家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负责人在车上讲解


1

老港基地的码头

1

基地内的风力发电

1

正在填埋的区域及冷却塔

11:40,随车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与负责人及老师们共同在职工餐厅就餐。午饭后,张勇老师与两个负责人分别为大家讲述了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知识,通过一些丢失物品在转运系统中找回的例子来说明垃圾转运系统中的定位功能,并为大家解答各种相关问题。





大家在餐厅共同吃午饭




张勇老师及两个负责人分别为大家讲解




认真听讲并记录的同学们

1

胡诗朦助教负责全程摄影

1

邹吉昊鸣参与全程摄影

两个小组参观完垃圾填埋场后分别先后进入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进行参观。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项目是上海市政府重点工程,同时该项目也是全国最大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之一,其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3000吨,年处理垃圾100万吨,年发电量超3亿吨。中心讲解员先通过模型为大家介绍了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工艺流程,接着带领大家参观了中央控制室在线监测系统和抓斗操控室。



在一楼大厅听简介



讲解员介绍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工艺流程

1

讲解员介绍老港基地内垃圾处理流程

俯瞰老港基地


同学们认真听讲解

1

操控室内工作人员(图片来源:金宵羽)



参观抓斗操控室

1

第二小组老师与助教合影

1

2014年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焚烧厂的污染物在线监测图片

老港基地参观结束后,大家乘车前往徐浦大桥垃圾中转站参观。徐浦大桥垃圾中转站负责转运浦西地区所有的生活垃圾,是上海以至于全国设备最为先进、管理最为规范,并向全社会公开参观的示范单位,属于上海城投环境集团。大家分为两组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垃圾中转压缩中心、垃圾集装箱运输码头、集装箱桥吊及正面吊、中央控制室。

1

张勇老师及基地负责人以提问回答的方式为大家介绍基地工作情况及固废收集的知识



参观压缩过程



转运过程

1

负责人在码头为大家讲解

1

第二组同学在码头前合影

1

集控室内徐浦基地模型

1

参观中央监控室(该公众号可查询徐浦基地当日工作量)

之后同学们也一起参观了徐浦基地的陈列馆。陈列馆中展示了过去的垃圾运输处理方式。从50年代的帆船、70年代水泥船,到90年代货机驳船、如今600吨的集运船,同样是运输垃圾,但科技手段和装备的改变给收集、中转、运输各个环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徐浦基地陈列馆

本次“垃圾去哪儿”参观活动圆满结束,活动效果甚佳,师生反响热烈。本次参观活动让大家直观地了解了垃圾从产生到运输再到处理的全过程,提醒大家在生活中少制造垃圾的同时也激励了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启发了专业思考,开阔了专业视野,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次外出实践是2016级《环境问题观察》课程的第二次活动。该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国大学MOOC,预计在20173月上线,将成为宣传我校环境专业建设成果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该课程从新生入学即开始,结合《环境科学概论》课堂讲解,通过参观和考察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辰山植物园、吴泾第二发电厂、老港垃圾填埋厂(垃圾都去哪儿活动)、苏州河工业文明展览馆、苏州河梦清园水污染治理展示馆、、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崇明西沙湿地、可口可乐公司、SGS公司环境实验室、紫竹科学园区、上海市环境监测站、上海华闵环境科技公司、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公司等单位,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以环境问题观察为起点,了解环境现状、理解社会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深入思考、激励专业学习,为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奠定基础。

撰稿:李培聪;摄影:李培聪、缪渠成;摄像:胡诗朦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