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30日,应陈雪初副教授邀请,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五大湖环境研究所(GLERL)Timothy Davis研究员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Davis研究员目前担当五大湖环境研究所蓝藻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主责,近期其关于有毒蓝藻水华动态变化机制研究受到国际瞩目。
9月22日下午,Davis研究员做了题为“Why it's better to be blue than green: Inves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drivers of cyanobacterial harmful algal bloom growth and toxicity in western Lake Erie”的校级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近年来美国蓝藻发生情况,并结合个人研究,以伊利湖为例分析了驱动蓝藻水华爆发的环境因素,和有毒藻种的动态变化机制,并进一步介绍了蓝藻生态监测领域的最新技术-ESP (Environmental sampling processor)的开发应用情况。
9月22日下午,Davis研究员做了题为“Why it's better to be blue than green: Investigating the environmental drivers of cyanobacterial harmful algal bloom growth and toxicity in western Lake Erie”的校级学术报告。在报告中,他介绍了近年来美国蓝藻发生情况,并结合个人研究,以伊利湖为例分析了驱动蓝藻水华爆发的环境因素,和有毒藻种的动态变化机制,并进一步介绍了蓝藻生态监测领域的最新技术-ESP (Environmental sampling processor)的开发应用情况。
Davis研究员校级学术报告
9月28日晚,Davis研究员为我院2016级硕士生讲授了“蓝藻水华成因与人类应对”的专业课程,Davis研究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机制,环境生态影响及其控制技术,为学生们提供了认识蓝藻水华的第一视角,更让学生感受到了美式教学方式的魅力。会后,学生反响热烈,就关心的蓝藻水华预警、控制等问题以英语提问,Davis研究员一一细致解答,现场气氛积极活跃。
Davis研究员为2016级硕士生授课
Davis研究员是暨去年Hans Paerl教授来访以来,第二位来访我院的蓝藻水华领域国际著名学者,为推动我院学者开展蓝藻水华及产毒微囊藻动态变化领域研究提供了指导与思路,为后续学术合作奠定基础,也为我院与国际学者的广泛交流提供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