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上午9点,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6级研究生在2教113举办了新生科研讲座—研究生如何做科研,研究生辅导员杨赟悦老师主持本次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了夏建阳老师及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三位优秀的博士生代表分别介绍了他们的研究之路。
首先介绍的是夏建阳老师。夏老师从文献查阅、凝练问题、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文章发表等方面为大家讲解了做研究的完整过程。在讲述过程中,夏老师还与研究生们分享了他本科期间第一次“失败”的科研经验和在内蒙古从事野外观察的五年学习时光。最后,夏老师对全体研究生提出了几点期许:事不宜迟,希望2016级研究生能够边阅读文献,边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养成自主思考的好习惯;主动地去寻找导师和同学探讨科研问题。
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科研经历
研究生们认真做笔记
环境科学专业2013级博士研究生吴蒙,围绕如何写好英文论文这一主题向大新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吴蒙同学按照英文文章的结构依次介绍了其写作技巧。在关于论文投稿的方面,吴蒙同学也以自己的经验鼓励同学们,论文投稿失败是普遍存在的,在等待投稿审核结果的过程中,大家要调整好心态,为下次做好准备。
博士生吴蒙为新生做交流
环境工程专业2014级博士生武冬,围绕研究生学习生活分享这一主题和大家进行了交流。武冬同学为大家讲述了如何从learner到doer的转变。武冬同学表示,作为研究生,一定要专心学好自己的专业领域,珍惜上课时光。在学习过程中要追寻自己的兴趣,而不要仅仅追求高分课。同时,在研究生阶段学习中,要坚持学习英文和数学,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博士生武冬为新生做交流
最后,生态学专业2014级博士生佘倩楠,围绕如何平衡科研学习和学生工作这一主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佘倩楠同学作为研会前任主席,为研究生新生们介绍了研会的主要职责和品牌活动,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了目前自己的科研经历。在学习科研和学生工作的平衡上,要以学习科研为重,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多参加学生工作,从而更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博士生佘倩楠为新生做交流
此次科研讲座圆满成功。2016级研究生新生们纷纷表示,对未来几年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希望2016级研究生们在老师和师兄师姐的指点和帮助下能够更好地做好科研,同时也期待之后有更多精彩的科研讲座!
文字:傅学聪;摄影:杨赟悦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