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参加“紫竹园区及滨江公园水环境监测”校外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16-04-21浏览次数:2905

      2016年4月20日下午,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级约70位本科生参加了“紫竹园区及滨江公园水环境监测”校外实践活动。作为本学期《环境问题观察》课程的第一次实践活动,主要活动内容为对学校(闵行校区)周边地区及滨江公园的水环境进行观察和水质监测,让同学们了解城市河流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掌握河流采水样操作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便携式水质监测仪测量水样理化性质。

      下午12:45,师生在资环楼148教室集合,此次参加活动的同学被分成六个小组,每组一个采水器,一套上海三信SX736型便携式pH/电导率/溶解氧仪。首先由助教为大家分发标有采样点位置的路线图,张勇、杨赟悦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行程安排和一些注意事项。学院康玲芬老师、李立老师也参加和指导了本次活动。

      下午13:00左右,大家集体出发。第一个采样点为本校(闵行校区)生态岛边的樱桃河。

1

张勇老师为大家讲解行程注意事项

 

2

同学们前往生态岛

      开始采样前,研究生助教为大家认真讲解和演示了便携式水质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同学们在桥上用采水器取水样。许多同学是第一次亲自采集水样,第一次使用便携式水质监测仪,认真测量的同时难掩内心的好奇和激动。

3

研究生助教施胜利演示仪器使用方法

 

4

助教讲解采样注意事项,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5 

 采集水样

 

6

 

7

测量樱桃河水质

 

8

同学们冒雨测水质

 

9

杨赟悦老师一路同行指导

 

10

胡诗朦同学全程录像

      测完第一个采样点,大家步行至虹梅南路紫凤路交叉口,穿过友爱村,观察此处村庄和农田的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大气状况、水质状况、生活垃圾堆放情况、噪声污染状况、生态环境情况等。同时在农田中的一座小桥处,测量新蒋家港水质情况(注:这条河与学校图书馆草坪前的樱桃河直接相连,距离约1公里)。每一处采样点,同学们都需要测量温度、溶解氧、 pH值和电导率,并采集一个水样,贴上标签,在采样结束后送到赵雅萍老师的环境监测课程实验室去。

11

步行前往友爱村

 

12

小路边的草莓大棚

 

13

农田环境观察

 

14

农田间的新蒋家港

 

15

新蒋家港处采水样1

 

16

新蒋家港处采水样2

 

17

测量新蒋家港水质1

 

18

测量新蒋家港水质2

 

19

测量新蒋家港水质3

      第二个采样点完成之后,大家沿东川路、星乐路步行前往滨江公园,一路上观察农村、农田、乡村河流、植物、生态用地等的情况。

20

沿路观察1:村里的垃圾收集处

 

21

沿路观察2

 

22

步行至滨江公园

      滨江公园位于黄浦江防汛堤坝上,沿着黄浦江大约有2公里长,将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防汛堤坝结合在一起,建成了长长的亲水平台和长堤、栏杆,既美观又让人们可以亲近河流、亲近自然。人们可以在公园里垂钓、玩耍,大片的绿地是城市中少有的静雅之处。

在滨江公园里,大家对黄浦江此段的水质进行了测量。测量完成后,张勇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工作,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水文水资源、生态环境、移动污染源及环境风险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水”这一环境要素。最后大家在滨江公园合影留念。

23

 

24

黄浦江上漂浮的垃圾聚集在一起

 

25

黄浦江上往来的货船

 

26

张勇老师为大家讲解

 

27

 

28

测量黄浦江水质1

 

29

测量黄浦江水质2

 

30

测量黄浦江水质3

31

冒雨认真测水质的同学们

 

32

测量黄浦江水质4

 

33

张老师讲解水质、生态环境、移动污染源及风险等方面的知识

 

34

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黄浦江上海过渡区(水质目标为Ⅲ类)

 

35

黄浦江边

 

36

全体合影留念

 

37

助教和老师合影留念

 

39

 

38

 

40

 

41

步行回学校

      此次“紫竹园区及滨江公园水环境监测”校外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全程在中雨中步行10公里,低碳环保,师生反响热烈,参与度高。此次实践活动加入了6台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培养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对环境仪器的了解。深入观察河流、农田、农村的行程安排让大家对这些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对于大一学生,这种实践教学的方法,以环境问题为着眼点,培养了专业兴趣,启发了专业思考,开阔了专业视野,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参观实习是本学期《环境问题观察》课程第一次活动。该课程得到了学校教务处“环境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和上海市教委《环境问题观察》重点课程建设等项目的支持,目前正在进一步探索和建设上海市精品课程,面向港澳台学生的暑期课程,面向高中生的环境科学夏令营课程,在爱课程网建设中国大学MOOC等,努力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环境专业实践实习类知名课程。《环境问题观察》实践实习课程从新生入学即开始,结合《环境科学概论》课堂讲解,通过参观和考察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辰山植物园、辰山矿坑花园、吴泾第二发电厂、徐浦大桥垃圾中转站、老港垃圾填埋焚烧厂(垃圾都去哪儿活动)、苏州河工业文明博物馆、苏州河梦清园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紫竹科学园区和紫竹滨江公园、长江河口科技馆、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崇明西沙湿地公园、可口可乐公司、SGS公司环境实验室、上海市环境监测站、上海华闵环境科技公司、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公司等基地和单位,在大一新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以环境问题观察为起点,让其了解环境现状、理解社会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深入思考、激励专业学习,为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奠定基础。

撰稿:王文佳 王正宇 张勇;摄影:王文佳;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